[实用新型]新型结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5386.1 | 申请日: | 200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52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萍;吴永文;吴有星;黄子欣;李振;姚培新;邓刚;曾国权;吴建平;庄云南;赖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科能源(漳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H01M10/40;H01M10/38;H01M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363601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结构 动力 锂离子电池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包括作为密封材料的壳体、壳体内的电解质溶液、以及浸在所述溶液中的正、负电极或极片和连接电极的导线。在可充电化学电池中,还进一步包括进行充电操作的电路板,而上述的电解质溶液和正、负电极等被总称为电芯。
其中,现有锂离子电池是化学电池的一种,目前得到普遍应用。而自1990年代SONY公司成功实现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商业化生产以来,市场上主要生产的是小容量的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其容量小于2.3安时(Ah)。
对于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上的小容量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其电芯内的极片一般采用卷绕式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移动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电池容量希望能达到10Ah、100Ah、1000Ah甚至更高。为得到高的电池容量,现有技术电池内的极片采用叠片式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叠片式电池包括正极片11和与之层叠的负极片12。所述正极片11和负极片12之间采用隔膜13隔开。但是,叠片式结构会导致电池放电效率低以及电池极片毛刺多,而卷绕体结构在用于大容量(大于10安时Ah)锂离子可充电电池时,其电池的极片过长,生产难以操作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量大而且容易制作、质量可靠的新型结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其包括多个卷绕体,每个卷绕体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采用隔膜隔开,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成块状,至少两个所述卷绕体的正极片内部并联,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卷绕体的负极片内部并联。
其中,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都包括活性物质、集流体以及粘结剂,所述正极片的活性物质为磷酸亚铁锂,正极集流体为铝箔,所述负极片的活性物质为中间相碳微球,负极集流体为铜箔,隔膜为三层复合的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微孔隔膜,粘结剂为阿拉伯胶和改性聚氧化乙烯。
其中,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都包括活性物质,所述正极片的活性物质为磷酸锰锂、三元材料氧化镍钴锰锂、锰酸锂、钴酸锂或硅酸锰酸锂,所述负极片的活性物质为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或钛酸锂,或者为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电池的壳体为自阻燃型硬质聚氯乙烯密封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包括多个卷绕体,每个卷绕体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采用隔膜隔开,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成块状,所述多个卷绕体的正极片内部并联,并且所述多个卷绕体的负极片内部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采用卷绕体结构的电池难以取得大容量的性能、也区别于现有技术采用叠片式结构的电池产生毛刺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性提出一种新型的极片设置结构,即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采用多个卷绕体内部并联连接的结构,该结构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叠片式结构放电效率低、电池极片毛刺多的缺点,同时在制作大容量电池时可解决单一卷绕体结构的极片过长、生产难以操作和控制的缺点。采用本实用新型新型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单个电芯容量可以达到40安时Ah以上,特别适合作为电动车的电动能源,也适合于钴酸锂电池体系、锰酸锂电池体系、三元材料(氧化镍钴锰锂)电池体系、磷酸亚铁锂电池体系、磷酸锰锂电池体系、硅酸锰锂电池体系等,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叠片式结构电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极片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结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电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电芯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电芯中一个卷绕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新型结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包括多个卷绕体。每个卷绕体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采用隔膜隔开,所述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成块状。至少两个所述卷绕体的正极片内部并联,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卷绕体的负极片内部并联。
除上述内部并联的至少两个所述卷绕体的正负极片外,其他极片可以采用叠片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科能源(漳州)有限公司,未经优科能源(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5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