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助证件回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5412.0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易风凯;卢雪明;杨令像;李海涛;张舵;黄其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明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12 | 分类号: | G07G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4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助 证件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助服务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助证件回收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回收证件这个繁杂的过程都是由管理人员来完成,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效率低下,必须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如管理人员正常工作期间),由特定的管理人员来完成,并且如果在回收证件高峰时间还需要排队等待,对于回收证件管理系统来说,如果仅仅靠增加管理窗口来提高效率,对于一个办公场所有限的证件管理机构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证件回收机,旨在解决目前的证件回收过程繁杂、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助证件回收机,包括:
机壳;
对输入、输出信息进行处理的工控主机;
与所述工控主机连接的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与所述工控主机连接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以及
与所述工控主机连接、将待回收证件传输到回收箱的收证模块。
本实用新型中,自助证件回收机以工控主机为核心,整合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收证模块等装置,实现证件的自助回收,简化了证件回收过程,使相关部门证件回收业务的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证件回收机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助证件回收机以工控主机为核心,整合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收证模块等装置,实现证件的自助回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助证件回收机的结构原理,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1,自助证件回收机包括机壳,如防爆机壳,安装于机壳内的工控主机1,及与工控主机连接的触摸屏2、显示器3、用户身份识别模块4、收证模块5,其中触摸屏2和显示器3构成了自助证件回收机的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两者重叠安装,触摸屏2通过USB接口与工控主机1相连,显示器3通过VGA接口与工控主机1的VGA接口连接,用户可手动操作,方便快捷。工控主机1通过其网络接口与后台服务器连接,后台服务器通过应用软件来监控和管理自助证件回收机。用户身份识别模块4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选用身份证阅读器,通过USB接口与工控主机1通信。收证模块5通过标准RS232串口与工控主机1通信,进一步包括电机、传输皮带、计数开关、控制计数开关的控制板和条形码打印机6,其中电机负责带动传输皮带来传输证件,在证件收取过程当中,计数开关用于记录回收证件的数量,当把证件放置到回收位置时,传输皮带就会带动图书传送到回收箱,当图书经过计数开关时,就会记录所回收图书的数量,条形码打印机6使用并口与工控主机1通信。
当用户需要办理证件回收时,首先通过触摸屏2发出证件回收请求,工控主机1接收到请求后通过显示器3提示用户将包含用户身份信息(如身份证)的证件放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4的有效区域内,用户身份识别模块4识别确认无误后,工控主机1通过显示器3提示用户将待回收证件放入收证模块5的回收口,由收证模块5将待回收证件传输到回收箱中,具体为:电机带动传输皮带将待回收证件传输到回收箱中,在传输过程中,计数开关负责记录证件的数量。条形码打印机6负责打印条形码并自动粘贴到证件上面。
进一步地,自助证件回收机还包括与工控主机1连接的凭条打印机7,用于为用户打印凭条作为操作的凭证,通过标准RS232串口与工控主机1通信。
进一步地,自助证件回收机还包括与工控主机1连接的语音播放装置8,语音播放装置8的语音播放可与显示器3的动态图像播放同步,为用户提高更友好的操作界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助证件回收机以工控主机为核心,整合用户身份识别模块、收证模块等装置,实现证件的自助回收。同时凭条打印机和语音播放装置的采用,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操作凭证和友好的操作界面,使自助服务更完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明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明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5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