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储货物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5666.2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0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万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生创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43/02 | 分类号: | A47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刘健;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货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货物架,尤其涉及一种纸制储货物架。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商场中的商品都会放到指定货架上去。通常情况下,商场中需销售的货品都需要将列出的产品一件件取出并放到指定的货架上去,当货品需要转运时,又需要将转运的货品一件件取下,然后转移到另外指定的货架上去,相当麻烦。而商场中通常用的货物架占有空间较大,移动不方便,使商场的空间利用率较低。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技术的货物架,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货物架,其不仅可以进行叠放,还具有重量轻、占地空间小、易于转运货物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货物架,所述储货物架由一纸板折叠制成,包括一长方形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四边通过折痕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一可视窗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储货物架包括通过折痕连接的第一内壁板、第一外壁板、第一底板、第二内壁板、第二外壁板、第二底板、第三内壁板、第三外壁板、第三底板、第四内壁板、第四外壁板和第四底板,其中
所述第一内壁板和第一外壁板通过所述折痕折叠构成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内壁板和第二外壁板通过所述折痕折叠构成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内壁板和第三外壁板通过所述折痕折叠构成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四内壁板和第四外壁板通过所述折痕折叠构成所述第四侧壁;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通过所述折痕折叠构成所述底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第三内壁板设有若干第一凸片,所述储货物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片相配合的若干第一插口,所述第一凸片与第一插口通过折痕折叠后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上边缘均设有一插片,所述储货物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插片相配合的第二插口,所述储货物架之间通过所述插片和所述第二插口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第二内壁板和第四内壁板均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二插口相配合的第二凸片,所述第二凸片与第二插口通过折痕折叠后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可视窗口底部设有两个第三凸片,所述储货物架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凸片相配合的第三插口,所述第三凸片与第三插口通过折痕折叠后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第三外壁板连接一粘片,通过所述粘片与所述第二外壁板粘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插片在未打开状态时处在所述储货物架内部;所述插片的顶端设有一手指形孔位,用于打开所述插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储货物架的顶端有两条平行压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货物架,所述平行压线间的距离为1.2c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储货物架的第一侧壁上设一可视窗口,可以看清储货物架内的货物,避免货物的放错和放混,通过在储货物架的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上各设一插片,在储货物架的底部对应的设有与所述插片相配合的插口,储货物架可以通过所述插片和插口进行插接,从而可以实现储货物架的叠放,减少储货物架的占地空间,同时使货物的转运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货物架的平面展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货物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3A~图3E是本实用新型储货物架折叠成型的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货物架的叠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生创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生创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5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