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间断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5907.3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3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益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间断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间断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工频双转换在线式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的逆变器主要采用PWM脉宽调制方式,其逆变开关管主要采用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
由于工频双转换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的直流电压不高,因而流过IGBT的平均电流比高频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要大得多。
在工频双转换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的IGBT配置选择中,不能仅考虑流过IGBT的平均电流,还要考虑瞬时的尖峰大电流对IGBT所造成的突发性冲击。为了确保IGBT的安全,通常要按实际平均电流的2~3倍来考虑IGBT的额定电流容量。
即便是考虑到了2~3倍的电流容量,由于负载启动冲击电流有可能瞬时大到数十倍于稳态电流,单靠增加电流容量并不能保证IGBT不损坏,因此,还需要采取一定的过流保护措施,目前的不间断电源产品中虽然会采用一定的过流保护措施,但多采用比较单一的“硬性保护”动作,即当电流超过一定幅度时,相关的保护电路立即动作,以关闭逆变器,停止逆变电压输出。由于“硬性保护”动作对输出影响较大,通常要接近IGBT最大允许电流时,才采取保护动作,这使得以往所选择的IGBT额定电流要预留出更大的电流容量。
目前,IGBT模块额定电流多在100A~400A,而IGBT分立单管的最大额定电流则在80A以下,如果采用多个IGBT分立单管并联的方式,由于均流效果的原因,并联数量又不宜太多,通常最多3个并联。鉴于上述的IGBT额定电流要求,目前在5KVA以上容量的工频双转换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中,基本采用额定电流较大的IGBT功率模块,但是IGBT功率模块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间断电源,旨在解决现有的不间断电源的逆变器存在必须采用成本高昂的IGBT功率模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间断电源,包括逆变器,与所述逆变器连接的逆变器控制电路,所述不间断电源还包括分别与所述逆变器和逆变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的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根据所述逆变器的电流变化,控制逆变器控制电路对逆变器采取先限流,后关闭的方式进行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不间断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采取先限流,后关闭逆变器的方式对逆变器的IGBT进行保护,这样使得逆变器可以采用额定电流小的IGBT分立单管取代额定电流较大的IGBT功率模块,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间断电源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限流保护电路的电路示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的直流限流保护电路的电路示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的饱和压降锁机电路的电路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间断电源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不间断电源包括逆变器100,与逆变器100连接的逆变器控制电路200,不间断电源还包括分别与逆变器100和逆变器控制电路200的输入端连接的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根据逆变器100的电流变化,控制逆变器控制电路200对逆变器100采取先限流,后关闭的方式进行保护,逆变器100采用IGBT分立单管,过流保护电路包括:分别与逆变器100的输出火线L和逆变器控制电路200的输入端连接的输出限流保护电路301;与逆变器100的直流母线电容和直流母线负极的连线,以及逆变器控制电路200的输入端连接的直流限流保护电路302;分别与逆变器100的输出线和逆变器控制电路200的输入端连接的饱和压降锁机电路30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间断电源为功率在5KVA以上容量的工频双转换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益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益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5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轴承系统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UPS双机冗余并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