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6350.5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纬;胡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15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导电层边缘配置有电极图案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式电子产品都不断朝向操作简便、小体积以及大屏幕尺寸的方向迈进,特别是携带式的电子产品对于体积及屏幕尺寸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许多电子产品都将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整合,以省略键盘或是操控按键所需的空间,进而使屏幕可配置的面积扩大。
目前,触控面板大致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超音波式等触控面板,其中以电阻式触控面板与电容式触控面板为最常见的产品。就电容式触控面板而言,可多点触控的特性提供更人性化的操作模式,使得电容式触控面板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不过,电容式触控面板必须以导体材质触碰触控面板以进行操作,因而使用者无法带着手套或是以非导体材质进行操作。
以电阻式触控面板而言,无论使用者以何种介质碰触触控面板都可以进行操作,因而提高了触控面板的使用便利性。另外,电阻式触控面板所需成本较低且电阻式触控面板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因而市场占有率较高。
一般来说,电阻式触控面板有两种电路设计与对应的计算方式,其为模拟式与数字式。模拟式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具有高的定位解析能力,可适用于手写输入的操作模式。欲完成高解析能力的定位计算,要在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中形成均匀的电场。所以,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往往需针对电极的图案做出特殊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触控面板中形成均匀分布的电场的触控面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平行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方;
一第一导电层,配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面向所述第二基板;
一第二导电层,配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面向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边缘以及夹于边缘之间的多个角落;
还包括多个椭圆电极图案,沿着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边缘配置,并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在各边缘上,这些椭圆电极图案呈现不均匀的分布密度。
该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具体为:
在各边缘上,所述椭圆电极图案至少具有两种椭圆率。
在各边缘上,所述椭圆电极图案具有至少两种尺寸大小。
在各边缘上,所述椭圆电极图案以非等间距的方式排列。
所述椭圆电极图案的材质为金属。
所述椭圆电极图案的长轴平行对应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边缘。
其中远离角落的椭圆电极图案的长轴大于邻近角落的椭圆电极图案的长轴。
其中位于相对两边缘上的椭圆电极图案呈对称分布。
还包括多条信号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角落。
还包括多个间隔物,配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
还包括一感测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的材质分别为一氧化物导电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为一可挠性基板。
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的优点在于:采用多个椭圆电极图案配置于第二导电层边缘的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可在第二导电层中形成均匀的电场,另外,第二导电层具有一均匀分布的电场,从而有助于提升触控面板的感测准确性。另外,椭圆电极图案的设计可以利用网版印刷制作而成,因而有助于简化触控面板的制作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基板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触控面板
110:第一基板
120:第二基板
130:第一导电层
140:第二导电层
150:椭圆电极图案
160:间隔物
170、170A~170D:信号线
180:感测线
d1、d2: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夹筒状工件的卡盘
- 下一篇:折叠式自救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