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镀锌线的污水储存槽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6628.9 | 申请日: | 2009-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7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常;陈政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景钢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52;C02F1/4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 勇 |
地址: | 363107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板 镀锌 污水 储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钢板镀锌生产流水线上的污水储存槽。
背景技术
现有美钢联法镀锌生产流水线上清洗钢板的碱槽中的碱液一般都是直接循环使用。由于钢板被清洗一段时间后,钢板上的油污、铁粉、碳粉及其它一些固体杂质都会残留于碱槽中,另外喷淋及泵的循环工作使得碱槽中的碱液翻滚,使油污与碱液无法分离,固体杂质无法沉降,易造成碱槽中碱液的污染及喷淋嘴的堵塞。同时由于杂质的不断积累,碱槽中污染物逐渐增多,须不断进行溢流及排放,因此碱液使用寿命缩短,造成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油污与碱液分离、固体杂质沉降,并保持碱液循环使用,且使用寿命延长的用在钢板镀锌生产流水线上的用于钢板镀锌线的污水储存槽。
本实用新型设有槽体,槽体设有污水入腔和循环水出腔,污水入腔与循环水出腔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下端与槽体内底面之间设有间距,污水入腔与循环水出腔相通,污水入腔设有污水进口,循环水出腔设有循环水出口。
所述槽体最好还设有补水腔,补水腔与循环水出腔之间也设有隔板,补水腔与循环水出腔位于污水入腔的两侧,补水腔设有补水口。
所述槽体最好为长方形槽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将污水储存槽与原来的碱槽配合使用,原来的碱槽只充当喷淋槽,而不充当储存槽,这样一来,只需增设一连接管,就可将喷淋清洗钢板后的碱液利用高度落差流入污水储存槽。受污的碱液通过隔板下方与槽底的间距进入循环水出腔,受污的碱液经静置,油污可缓慢地浮上液面,此时可通过人工刮除,固体杂质也会缓慢地沉降下来,可通过排污口进行排放。而处理后的碱液可通过循环水出腔的循环水出口用泵输往原来的碱槽循环使用。当水量减少时,可通过补水腔的补水口进行补水。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将油污与碱液分离、固体杂质沉降,并保持碱液循环使用,且使用寿命延长的目的。经试用,碱槽中的碱液油渍及杂质等污物数量明显减少,碱液用量明显降低,喷嘴堵塞现象也明显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设有长方形槽体1,槽体1设有污水入腔11、循环水出腔12和补水腔13,循环水出腔12与补水腔13位于污水入腔11的两侧,污水入腔11与循环水出腔12之间设有隔板21,污水入腔11与补水腔13之间设有隔板22,隔板21与隔板22的下端与槽体1内底面之间设有间距A,污水入腔11与循环水出腔12和补水腔13相通。污水入腔11上端敞开,以供污水流入。循环水出腔12下部设有循环水出水管31。补水腔13上部设有补水管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景钢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景钢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6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冶金钛粉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筒节轧制工艺及其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