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6766.7 | 申请日: | 200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9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白清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淑卿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A63B49/14;A63B51/00;A63B51/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甲镇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减震功能、可缓冲击球反作用力的网球拍、壁球拍或回力球拍。
背景技术
一般网球拍、壁球拍或回力球拍等,如图1所示:均包含有拍框1及握柄2,在拍框1的周缘设有若干穿线孔11(请参看图2),用以穿设带钉管3的护条4,再穿上网线5,从而构成击球网面。其中,钉管3和护条4用于防止网线5与拍框1的穿线孔11直接接触,以保护网线5不被割断,同时还能保持网线5的张力。由于一般的球拍钉管3和护条4不具有良好的缓冲力,致使为数不少的人因用力不当而有俗称网球肘的困扰,所以,使球拍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让球施予球拍的反作用能量尽可能少地传递到手上来,降低对使用者的肘部伤害,这是所有使用者的期望,也是本行业所有业者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 2902360Y公开了专利号为ZL200620100045.7,名称为“球拍”的技术方案,提出该球拍包含一拍框、至少一片状的缓冲件以及一网线;该拍框具有一外环面、一内环面,以及复数贯穿该外环面与该内环面的穿线孔。该拍框于该外环面形成至少一容置部,该容置部位于二穿线孔之间;该缓冲件设于该容置部;该网线穿过各该穿线孔,并绕经各该缓冲件。以该片状的缓冲件提高缓冲减震的能力。但是片状缓冲件的缓冲减震能力尚不能满足使用者对缓冲减震能力与球拍弹性的综合要求,不适应使用者既要保持运动的剧烈性,又要保护自己肘部安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减震球拍,它可提供较强的缓冲减震能力和较强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减震球拍,包括拍框及握柄,在拍框的周缘设有若干穿线孔,拍框的外周缘对应3/9点或者12点或者3/9点及12点周围设置至少包含一对穿线孔的沟槽;此沟槽及对应的穿线孔中装有网线载体,该网线载体包括一个碗状钉头和至少一对穿设网线的管脚;钉头内侧的碗底面连接各管脚,钉头外侧对应每对管脚设置一条连接这对管脚的过线槽;钉头容置在沟槽中且各个管脚穿插在对应的穿线孔中,网线穿过各对管脚,钉头内侧周边的凸缘顶抵沟槽的底面。使用者击球的作用力通过网线经网线载体传至拍框时,令网线载体的碗状钉头变形,从而缓冲了球施予网线的反作用力,网线载体吸收了部分冲击能量,当然也降低了球拍给予肘部手、肘部的作用力及振动,达到减震效果。同时,网线载体碗状的钉头可以保持拍框的弹力,使球拍保持较强的弹性。
所述网线载体的钉头内侧的碗底面每对管脚之间设有一道加强梁。可加强钉头的弹性和减震能力。
所述网线载体的钉头外侧横向表面呈球形曲面状。可以进一步加强钉头的弹性和减震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减震球拍,包括拍框及握柄,在拍框的周缘设有若干穿线孔,拍框的外周缘对应3/9点或者12点或者3/9点及12点周围设置至少包含一对穿线孔的沟槽;此沟槽及对应的穿线孔中装有网线载体,该网线载体包括至少一对穿设网线的管脚和至少一个桥式钉头;各钉头内侧的底面连接一对对应的管脚,且该钉头外侧设置一条连接这对管脚的过线槽;各钉头容置在沟槽中且各个管脚穿插在对应的穿线孔中,网线穿过各对管脚,钉头内侧顶抵沟槽的底面。使用者击球的作用力通过网线经网线载体传至拍框时,令网线载体的桥式钉头变形,从而缓冲了球施予网线的反作用力,网线载体吸收了部分冲击能量,当然也降低了球拍给予肘部手、肘部的作用力及振动,达到减震效果。同时,网线载体的桥式钉头可以保持拍框的弹力,使球拍保持较强的弹性。
所述网线载体的各钉头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弧形的边翼,各边翼内侧顶抵沟槽的底面。边翼对桥式钉头形成辅助支撑,增加网线载体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减震球拍,在拍框的外周缘对应3/9点或者12点或者3/9点及12点周围设置沟槽及具有碗状钉头或桥式钉头的网线载体,用该网线载体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具钉管的护条或片状的缓冲件。使用者击球的作用力通过网线经网线载体传至拍框时,令网线载体的碗状钉头或桥式钉头变形,达到减震效果。网线载体碗状的钉头或桥式钉头还可以保持拍框的弹力,使球拍保持较强的弹性。同时,网线载体的钉头与管脚作成一体结构,便于加工和组装。而且,组装后的拍框更平整和美观,若通过改变钉头的形状、色彩,还可增加对拍框的装饰作用,使球拍外观更富有特色。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球拍的拍框结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护条与拍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球拍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实施例的A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淑卿,未经连淑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