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设备的扣式锂锰电池引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6991.0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3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00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设备 扣式锂锰 电池 引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设备的电池固定结构,具体是指便携设备的扣式锂锰电池引脚结构。
【背景技术】
在手持POS,PDA、笔记本等移动电子设备上使用扣式锂锰电池时,通常用金属引脚来固定,而不采用台式电脑上的的电池座子固定。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满足便携产品对空间的要求。便携设备经常移动,因此容易受到震动。便携设备采用带固定引脚的扣式锂锰电池,90%的故障率出在引脚上面。所以,加强电池引脚固定方式设计,成了继续改进的技术。
目前扣式锂锰电池的固定引脚常见的是针式点焊,探针打在固定金属片和电池本体上,通过电流,产生焊点。焊点的数量一般是四个。而在较小的空间上需要排列四个焊点,目前大部分结构都是四个焊点错开排列。如图1所示,电池100的外围是黄色绝缘带300,固定电池100的金属引脚200具有椭圆形凹槽201,其上面排列有错开排列的四个焊点202。这种结构设计,当金属引脚100受到震动,在拉扯金属引脚200时,四个焊点202被逐个拉起,无法形成合力。因此,现有技术的引脚结构设计抗拉扯力相对较弱。经过测试,此种结构的电池的抗拉扯力只达到8公斤拉力左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拉扯力强的便携设备的扣式锂锰电池引脚结构,有效避免了生产装配、运输过程中对电池引脚的碰撞等破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便携设备的扣式锂锰电池引脚结构,包括金属引脚,其上面排列有金属引脚固定电池的四个焊点,所述金属引脚固定电池的四个焊点,两两并排,形成矩形。
所述金属引脚中部具有凹槽,所述金属引脚固定电池的四个焊点是在该凹槽上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金属引脚固定电池的四个焊点,两两并排,形成矩形,这样可以形成合力,增大拉扯力。在拉扯电池固定脚极片时,两个焊点将同时受力,经过实测,电池的抗拉扯力可以提高到12公斤拉力左右。大幅改善了引脚固定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便携设备的扣式锂锰电池引脚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便携设备的扣式锂锰电池引脚结构,电池10的外围是黄色绝缘带30,固定电池10的金属引脚20,其具有椭圆形凹槽21,椭圆形凹槽21上面排列有四个焊点22,四个焊点22两两并排,形成矩形。
椭圆形凹槽21是与电池10外围的黄色绝缘带30相对应的。之所以做椭圆形凹槽21,是为了把金属引脚20的高度垫高,与黄色绝缘带30厚度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电池10安装上去时,电池10底部在一个高度平面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电池10的焊点22排列成矩形后两两对齐,可以形成合力,在拉扯电池固定脚极片时,两个焊点将同时受力,经过实测,电池的抗拉扯力可以提高到12公斤力左右。大幅改善了金属引脚引脚的固定性能。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便携设备的扣式锂锰电池引脚结构,固定电池10的金属引脚20,金属引脚20上面排列有四个焊点22,四个焊点22两两并排,形成矩形。
本实施例是没有黄色绝缘带的情形。一般厂家都有电池黄色绝缘带,是为了防止电池正负极短路的。当然,也可以没有此设计,因此,也就不需要在金属引脚上面设计凹槽。
本实施例中,同样地,固定电池10的焊点22排列成矩形后两两对齐,形成合力,在拉扯电池固定脚极片时,两个焊点将同时受力,同样可以增大电池的抗拉扯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