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流式茶叶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7099.4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4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沈美雄;陈华;何群英;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B65G53/24;B65G53/50;B65G53/60;B65G53/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005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茶叶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气流式茶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叶加工中,在茶叶输送方面,多为采用机械输送或手工的方式进行,这两种输送方式,一方面对茶叶的损伤大、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机械输送还受到输送高度、输送场地等的限制,且占地面积也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紧凑、成本低、效率高的气流式茶叶输送装置。
一种气流式茶叶输送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气叶分离器、吸料装置及风机,风机的吸风口、吸料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气叶分离器相输送连接,所述的气叶分离器内腔的横截面积大于吸料装置管道内腔的横截面积,在气叶分离器的下部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控制装置。
这种结构的气流式茶叶输送装置,工作时,出料控制装置关闭,开启风机并加大转速,使吸料装置内气流速度增至送料风速,此时吸料装置的吸料端开始吸料,茶叶随着空气一起通过吸料装置进入气叶分离器;在气叶分离器中,由于气叶分离器的横截面积突然变大,风压骤降,茶叶自由下落,沉降至物料出口端,而空气则继续通过分机排出气叶分离器。放料时,通过气叶分离器下部的出料控制装置控制气流式茶叶输送进行连续式出料,或间歇式放料。
所述的出料口上的出料控制装置或为出料闸门,或为关风器。
当出料口上的出料控制装置为关风器时,可实现连续放料;当出料口上的出料控制装置为闸门时,通过降低风机转速,或关闭风机,使茶叶依靠自重出料,以实现间歇式出料。
所述的气叶分离器或为一种气叶分离斗,或为气叶分离箱。
气叶分离器优点在于,茶叶进入该分离器时,茶叶不作旋转或离心等运动,而是直接因管道风压的骤降而自由沉降至出料口,不伤茶叶特别是青叶。
所述的吸料装置为一种可伸缩式的吸料装置。
采用伸缩式的吸料装置,使得该输送系统可适用于多种场合。
所述的伸缩式的吸料装置为由吸料管及伸缩式动力机构构成,伸缩式动力机构带动吸料管做伸缩式运动。
所述的伸缩式动力机构或为一种液压缸,一种气缸或为一种机械伸缩式机构。
在气叶分离器与风机相输送连接的连接口处设置有隔网。
在气叶分离与风机连接处设置隔网,可使分离器内少部分随气流通过风机口排出的叶片被隔网挡住,避免进入风机而损坏青叶。
所述的隔网与气叶分离器为可拆卸式的连接。
采用这种可拆卸式的连接,就可方便的根据茶叶的形状及大小相应调整隔网的规格。
所述的吸料装置的吸料口为喇叭口,喇叭口的大端朝下。
采用喇叭的吸口不会伤茶叶,特别对于青叶。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效率高,由于采用了可伸缩式的吸料装置,因此增加了本机的应用范围,而采用喇叭形的吸口又不会损伤茶叶,网式隔板可防止少量漏网叶片进入风机而损害青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流式茶叶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标号说明1吸料装置11吸料管111吸料口12气缸2气叶分离器21气叶分离器出料口3风机31风机吸风口4隔网5出料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如图1、2所示的气流式茶叶输送装置,包括可伸缩式的吸料装置1,气叶分离器2及风机3。伸缩式的吸料装置由吸料管11与气缸12构成,气缸带动吸料管做伸缩运动。气叶分离器2为一种气叶分离斗,分离斗内腔的横截面大于吸料管内腔的横截面,吸料装置1中吸料管11设置于气叶分离斗的上部,在气叶分离斗上与吸料管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风机的吸风口31相通的接口,在该接口处设置有隔离气叶分离斗与风机的带有滤孔的隔板-隔网4,隔网与气叶分离斗为可拆卸式的连接,其为插接在气叶分离斗上,可根据茶叶的需要随时更换隔网的规格。吸料管的吸料口111处设置成喇叭状,喇叭口的大端朝下对着茶叶。在气叶分离斗下方出料口21处设置有闸门式出料控制装置5。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