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施压空心砌块压机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7102.2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5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福;施生茂;陈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丰泽福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6 | 分类号: | B28B7/16;B28B7/22;B28B1/08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施压 空心 砌块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施压空心砌块压机关键部件,具体为一种双向施压空心砌块压机模具。
背景技术
自动双向液压砌块成型压机,有效地解决同类制品分层微裂的难题,使加工后的空心砌快制品具有优良的品质。但是,现有双向施压空心砌块压机的模芯装置固定连接在模箱上,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砌块压制和脱模过程中受力不均时,容易导致模芯棒和模箱腔壁受损,甚至模芯棒扭断;二是布料困难,难于促使物料快速均匀落入模箱的型腔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施压空心砌块压机模具,在砌块生产过程中,对模芯装置辅以振动,使物料能均匀快速填充模腔,缩短布料时间,提高布料效率;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缩短成型时间和更好的密度分布;辅以振动,有助于脱模,减少模具内腔的磨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向施压空心砌块压机模具,包括模箱以及模芯装置,模芯装置包括支承底板以及垂直设置于支承底板上的一组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底板通过弹性机构水平设置于模箱下方位置,且该底板上设置有振动装置。
所述弹性机构对称设置于支承底板左右两侧,且沿支承底板侧边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支承底板与模箱之间的活动杆,以及套装于支承底板与模箱之间活动杆上的弹簧。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支承底板左右两侧的两组带有隔振器的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模芯装置通过弹性机构柔性地固定在模箱上,并于其侧面装设振动电机,当强制性布料装置移至模箱上方,进行强制喂料时,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模芯装置产生振动,使物料能均匀快速填充模腔,布料时间缩短,提高效率;在压制成型过程中,辅以振动,以便缩短成型时间和更好的密度分布;在脱模过程中,辅以振动,有助于脱模,大大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同时减少模具内腔的磨损,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双向施压空心砌块压机模具,包括模箱1、模芯装置3、振动装置4和弹性机构2,模芯装置3包括支承底板31、模芯棒32。
支承底板31大体呈长方形,通过弹性机构2水平设置于模箱1下方;模芯棒32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支承底板31上;振动装置4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承底板31侧面,由振动电机42和隔振器41组成,振动装置4为两组,分别对称安装于支承底板31左右两侧的侧面。
弹性机构2对称设置于支承底板31左右两侧,且沿支承底板31侧边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弹性机构2由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栓21、螺母24、套装于模箱1与支承底板31之间螺杆段上的第一弹簧23,以及套设于螺栓头部与模箱1之间螺杆段上的第二弹簧22,为了防止布料时原料渗入第二弹簧22,影响其功能,在模箱1上通过螺栓设置有用于密封第二弹簧22的密封套25。
进一步的支承底板31四个角位置分别对称设置有导向装置5,该导向装置5包括设置于支承底板31导向套52、模箱1上与导向套52对应设置的导向杆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丰泽福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丰泽福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LED医用头灯
- 下一篇:一种能供不同物件连接的连接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