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七彩小夜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7621.9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少平;蒋洪奎;陈庆梅;李镇明;吴建峰;邓广彬;陈建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莱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3/00;H05B3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刘 辉 |
地址: | 36102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七彩 小夜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颜色可控的小夜灯。
背景技术
小夜灯是人们生活起居中常见的小家电,既能在夜晚提供灯光照明,又能点缀家庭环境,因此广泛使用。但是目前的小夜灯朝装饰性强发展,通常工作模式单一,没有颜色多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如果利用模拟电路组成颜色可控的驱动电路模式较单一,若使用大的多端口单片机控制成本又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DIP-8封装的简单单片机实现多样的七彩控制的小夜灯,其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七彩小夜灯,包括带颜色的灯和设置于灯具内的控制电路。所述的灯包括红光灯、绿光灯和蓝光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DIP-8封装单片机、电源电路、按键和振荡电路;所述的振荡电路是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振荡电路,为所述的单片机提供振荡时序源;所述的按键串接于电阻并连接至单片机的PA2端口;所述的电源电路是由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并经过电容滤波后由串联的稳压二极管构成,所述的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取至稳压二极管的两端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的PB0输出端口串联一限流电阻后驱动红光灯;所述的单片机的PB1输出端口串联一限流电阻后驱动绿光灯;所述的单片机的PB2输出端口串联一限流电阻后驱动蓝光灯。
所述的单片机内嵌灯光控制程序模块,该程序模块控制所述的PB0输出端口、PB1输出端口、PB2输出端口组成产生7种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光灯是3个串联的红光LED,所述的绿光灯是3个串联的绿光LED,所述的蓝光灯是3个串联的蓝光LED。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还串接一抗干扰电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抗干扰电路是串联于火线的并接的电容和电阻。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且灯光变化模式多样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七彩小夜灯,包括带颜色的灯和设置于灯具内的控制电路。所述的灯包括红光灯、绿光灯和蓝光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DIP-8封装单片机IC1、电源电路、按键K和振荡电路;所述的振荡电路是由电阻R7和电容C4组成的RC振荡电路,为所述的单片机IC1提供振荡时序源;所述的按键K串接于电阻R3并连接至单片机IC1的PA2端口;所述的电源电路是由4个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并经过电容C2滤波后由串联的稳压二极管D5、D6构成,所述的单片机IC1的工作电压取至稳压二极管D5的两端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片机IC1的PB0输出端口串联一限流电阻R8后驱动红光灯;所述的单片机IC1的PB1输出端口串联一限流电阻R9后驱动绿光灯;所述的单片机IC1的PB2输出端口串联一限流电阻R10后驱动蓝光灯。
所述的单片机IC1内嵌灯光控制程序模块,该程序模块控制所述的PB0输出端口、PB1输出端口、PB2输出端口组成产生7种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光灯是3个串联的红光LED,所述的绿光灯是3个串联的绿光LED,所述的蓝光灯是3个串联的蓝光LED。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还串接一抗干扰电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抗干扰电路是串联于火线的并接的电容C1和电阻R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触发按键K后,单片机IC1的PA2端口检测到电平变化后,内嵌的程序模块切换到新的颜色模式,并使单片机IC1的PB0输出端口、PB1输出端口、PB2输出端口输出组合的001、010、011、100、101、110、111的7种颜色变化模式,所述端口对应的红光灯、绿光灯和蓝光灯即可混合成7种不同颜色变化的光。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莱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莱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 下一篇:真空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