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自动开合伞开合控制装置的子弹头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7710.3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动 开合伞开合 控制 装置 子弹头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开合伞开合控制装置的子弹头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自动开合伞具有自动开合功能,收合时无需用双手就能将雨伞打开和收合,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特别是在乘坐汽车时,可减少被雨水淋湿衣服。如图1所示,展示了一种习用自动开合伞开合控制装置,所述的开合控制装置64包括子弹头641、子弹头座642、按钮643、弹簧片644、顶块645、扭簧646、拉钩647、复位弹簧648。所述的子弹头座642固接在下中棒22管腔内,子弹头座642的侧壁上设有缺口6421且在该缺口6421的对面设弹簧片644,子弹头641活动套置在子弹头座642中空内腔,子弹头641下部的定位块6411在弹簧片644的作用下可卡接在子弹头座642侧壁的缺口6421内;所述的按钮643由按压头6431和连接在该按压头6431上的横向套管6432组成,横向套管6432套接在下中棒22上且对应于子弹头座642侧壁的缺口6421,按压头6431从管状手柄5上的开口51伸出,该管状手柄5开口51与子弹头座642侧壁的缺口6421同侧;所述的顶块645铰接在按钮643上且在扭簧646的作用下可插入子弹头座642侧壁的缺口6421内;所述的复位弹簧648的两端分别顶靠在横向套管6432内端和管状手柄5的内壁上;所述的拉钩647铰接在横向套管6432内端且可插入上中棒21的定位孔211内,该定位孔211开设在子弹头座642侧壁缺口6421的相对侧。在该装置中,子弹头起到一个控制伞具开关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开合伞开合控制装置的子弹头改进结构,它可用于多根拉线穿过其本体开合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自动开合伞开合控制装置的子弹头改进结构,它为头部具有凸沿的柱状体构件,该凸沿可卡置在中棒侧壁缺口上;在其内部开设一个贯穿全长的纵向通孔;在其尾部侧壁上开设一凹槽,在凹槽内沿垂直于纵轴方向设立一用于挂接拉线的小立柱;在尾端沿纵向开设一与纵向通孔平行的深孔,该深孔与侧壁凹槽相通。
所述的凸沿是由中部呈锥体状的小端面与头部结合面之间形成的阶梯面构成,所述的锥体状呈自尾部向头部收缩状。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头部具有凸沿的柱状体构件,凸沿可卡置在中棒侧壁缺口上,在其内部开设一个可让防空弹拉线穿入的贯穿全长的纵向通孔和一个可让拉线穿入挂接在凹槽小立柱上的深孔,该纵向通孔和深孔可分别让两根拉线分别穿过和穿入,从而满足了设计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开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自动开合伞开合控制装置的子弹头改进结构,它包括头部1、中部2和尾部3,为头部1具有凸沿11的柱状体构件,该凸沿11可卡置在中棒侧壁缺口上;所述的凸沿11是由中部2呈锥体状的小端面与头部1结合面之间形成的阶梯面构成,所述的锥体状呈自尾部3向头部1收缩状;在其内部开设一个贯穿全长的纵向通孔4,该纵向通孔4可让防空弹拉线穿过;在其尾部3侧壁上开设一凹槽31,在凹槽31内沿垂直于纵轴方向设立一用于挂接拉线的小立柱32;在尾端沿纵向开设一与纵向通孔4平行的深孔33,该深孔33与侧壁凹槽31相通,以便拉线穿过深孔33挂接在小立柱32上。
使用时,一根拉线穿过纵向通孔4,另一根拉线穿过深孔33挂接在小立柱3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未经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