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划船式健身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7911.3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502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昱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宙隆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伟 |
地址: | 361100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划船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划船式健身器。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及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使运动器材的使用日益广泛,出现了大量针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锻炼的锻炼器材。习用的人体上肢锻炼的健身器材,一般只可进行向前推动作或者向后拉动作,而较少同时具有既可推、又可拉两种动作状态的健身器材,为此,业者设计出模拟划船动作的健身器材,但已设计出的模拟划船动作的健身器材结构皆较为复杂,重量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划船式健身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划船式健身器,它主要由曲架、座垫、手把、脚踏连杆、脚踏杆组成;所述的曲架由背架、两根弯脚、横杆组成,背架和横杆跨接在两根弯脚之间,构成一个以两根弯脚为与地面接触的、可摆动的框架;所述的座垫固定在横杆的中段;所述的脚踏连杆的内端铰接在横杆中部,其外端固定在脚踏杆的中部。
所述的弯脚由弯管、手把连接杆和支杆组成,所述的弯管由中间弯曲段和分别连接在该弯曲段的直臂段组成,手把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弯管的纵向直臂段上,手把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手把,支杆设置在弯管的水平直臂段与手把连接杆之间;所述的背架呈U字形,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弯管的纵向直臂段外端,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弯脚的支杆上。
所述的脚踏连杆的内端通过销轴、垫片活动套置在横杆中部的U形槽件内。
所述的手把的外段为握把位,其与弯脚手把连接杆连接的内段沿纵向设有多个调节孔,手把与弯脚手把连接杆套接后,手把内段的多个调节孔中的一个与弯脚手把连接杆上的定位孔相对且螺接穿置一根调节螺钉。
所述的脚踏连杆由相互套接的主杆和调节杆组成,调节杆的外端连接脚踏杆,调节杆的内端活动穿置在主杆的中空管腔内,在调节杆沿纵向设有多个调节孔,主杆和调节杆套接后,调节杆上的多个调节孔中的一个与主杆上的定位孔相对且螺接穿置一根调节螺钉。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软套,该软套套接在弯管和手把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曲架、座垫、手把、脚踏连杆、脚踏杆组成,其主体结构皆是由管件插接构成的框架结构,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能够充分满足练习者锻炼上肢和下肢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3A、图3B是本实用新型把手外翻和内翻位置图;
图4A、图4B、图4C是本实用新型三种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划船式健身器,它主要由曲架1、座垫2、手把3、脚踏连杆4、脚踏杆5组成。
所述的曲架1由背架11、两根弯脚12、横杆13组成。所述的背架11和横杆13跨接在两根弯脚12之间,构成一个以两根弯脚12为与地面接触的可摆动的框架。所述的弯脚12由弯管121、手把连接杆122和支杆123组成;所述的弯管121由中间弯曲段1212和分别连接在该弯曲段1212的直臂段1211、1213组成,手把连接杆122的一端连接在弯管121的纵向直臂段1211上,手把连接杆122的另一端连接手把3,支杆123设置在弯管121的水平直臂段1213与手把连接杆122之间;所述的背架11呈U字形,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弯管121的纵向直臂段1211外端,横杆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弯脚12的支杆123上。
所述的座垫2固定在横杆13的中段;所述的脚踏连杆4的内端通过销轴43、垫片44活动套置在横杆13中部的U形槽件131内,呈铰接状态,其外端固定在脚踏杆5的中部。
所述的手把3的外段为握把位,其与弯脚12手把连接杆122连接的内段沿纵向设有多个调节孔31,手把3与弯脚12手把连接杆122套接后,手把3内段的多个调节孔31中的一个与弯脚12手把连接杆122上的定位孔1221相对且螺接穿置一根调节螺钉61,通过调节螺钉61可容易的调节手把连接杆122与手把3的相对位置,手把3还可翻转成外翻(如图3A所示)和内翻(如图3B所示)两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宙隆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宙隆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盖板自动冲压机构
- 下一篇:智能型可调式太阳能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