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帐篷支架顶部固定件的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128.9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裴真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韩(厦门)塑胶制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34 | 分类号: | E04H15/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帐篷 支架 顶部 固定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涉及一种帐篷支架顶部固定件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半圆形折叠帐篷支架结构,在帐篷支架的中央顶部设置有一顶部连接件,用于枢接帐篷支架的帐篷连接杆。该顶部连接件(如图5A、图5B所示)它由主体1’和杆接头2’组成,杆接头2’有多个,从各个方向分别连接在主体1’上,呈放射状。这种习用的顶部连接件为了给连接在杆接头2’上的帐篷连接杆施以向上的顶力和防止左右摇摆的横向约束力,其展开的平面要做的较大,以便在顶部连接件外侧给帐篷连接杆施以向上的顶力P。由于其体积做的较大,使得收折起来的帐篷体积也较大,收纳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帐篷支架顶部固定件的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帐篷支架顶部固定件的改进结构,它由主体、插柱和杆接头组成;所述的主体为一个盘形构件,在其周边上悬空设置有多个圆形柱销,其中部具有纵向通孔;所述的插柱为丁字形构件,具有底部圆盘和自底部圆盘中部向上凸起的凸柱,凸柱可插入主体中部的纵向通孔内;所述的杆接头的内端铰接在主体圆周边上的圆形柱销上,其内端向内伸出的凸舌可卡接在插柱底部圆盘的外沿。
在主体的纵向通孔的口部外缘,向下间隔凸设多个倒钩;在插柱底部圆盘的凸柱周边开设有多个通槽,该通槽可让主体上的倒钩穿入,且主体上的倒钩的钩部可卡置在插柱底部圆盘通槽边缘。
所述的主体为一个圆盘形构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是由主体、插柱和杆接头组成,在主体上设有用于挂接杆接头的圆形柱销,在杆接头的内端向内伸出的凸舌,该凸舌可卡接在插柱底部圆盘的外沿,使得凸舌获得一个向下的顶力,由于安装时凸舌位于圆形柱销的内侧,故,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体积较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俯视图;
图4是图3沿A-A的剖视图;
图5A、图5B是习用的帐篷顶部连接件的轴测图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帐篷支架顶部固定件的改进结构,它由主体1、插柱2和杆接头3组成。
所述的主体1为一个圆盘形构件,在其圆周边上悬空设置有四个圆形柱销11,其中部具有纵向通孔12;所述的插柱2为丁字形构件,具有底部圆盘21和自底部圆盘21中部向上凸起的凸柱22,凸柱22可插入主体1的中部纵向通孔12。在主体1的纵向通孔12的口部外缘,向下间隔凸设四个倒钩13;在插柱2底部圆盘21的凸柱22周边开设有四个通槽211,该通槽211可让主体1上的倒钩13穿入,且主体1上的倒钩13的钩部可卡置在插柱2底部圆盘21通槽211边缘(如图4所示),使得插入主体1内的插柱2不会从主体1中脱出。
所述的杆接头3有四个,其内端分别铰接在主体1圆周边上的四个圆形柱销11上(如图3、图4所示)并可围绕该圆形柱销11摆动,杆接头3内端向内伸出的凸舌31可卡接在插柱2底部圆盘的外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主体的形状、圆形柱销的数量、杆接头的个数等可根据需要调整,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韩(厦门)塑胶制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丰韩(厦门)塑胶制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的电解质
- 下一篇:一种采用惰性阳极生产原铝的铝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