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转向驱动前桥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167.9 | 申请日: | 2009-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8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颜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志新 |
主分类号: | B60B35/18 | 分类号: | B60B35/18;B60K17/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2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驱动 前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转向驱动前桥,其主要用于非道路机动车的前桥驱动。
背景技术
带转向驱动前桥已为公知,其一般包括桥壳及设于桥壳内的主减速器(包含差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及转向装置,所述万向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及十字轴,所述十字轴一般呈十字架结构,输入轴一端与十字轴两个相对的轴颈铰接,输出轴的一端与十字轴另外两个相对的轴颈铰接,从而即使输入轴与输出轴不同轴也可以实现动力的传动,这样设置方便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进一步的改进是十字轴的两个交叉轴横向相互错开,并籍此使输出轴与输出轴能承受更大的轴向夹角。但是前述两种结构的带转向驱动前桥,当其传递较大扭矩的动力时,输入轴或输出轴与十字轴各轴颈连接部分受到的扭矩最大,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该连接部分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实耐用的带转向驱动前桥。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桥壳及设于桥壳内的主减速器和万向传动装置,桥壳的两端设有轮毂,所述桥壳上设有用于驱动轮毂转向的转向装置,所述万向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十字轴一、十字轴二及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同轴设置的轴孔,十字轴一的两个相对轴颈分别可转动设于连接套同一侧的两个轴孔上,输入轴与十字轴一另外两个相对的轴颈可转动连接,输入轴的输入端与主减速器输出端传动连接,十字轴二的两个相对轴颈分别可转动设于连接套另一侧的两个轴孔上,输出轴一端与十字轴二另外两个相对的轴颈可转动连接,输出轴另一端与轮毂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套与两个十字轴相互连接传动的方式,使得十字轴的轴颈尺寸可以较大,这样可以传递更大的力矩,同时连接套与各十字轴连接部分、十字轴与输入轴或输出轴连接部分不易发生应力集中,减少断裂机率,进而延长驱动前桥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的万向传动装置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的万向传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和图3,实施例公开一种带转向驱动前桥,其包括桥壳8、设于桥壳8内的主减速器9(包含差速器)及万向传动装置、轮毂7及设于桥壳8两侧的转向装置6,前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传动方式已为公知,本实用新型在前述基础上的改进在于万向传动装置部分,所述万向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5、十字轴2、十字轴4及连接套3,所述连接套3为中空结构且大致呈横向延伸,连接套3横向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同轴且相距设置的轴孔,十字轴2大致呈十字架结构,十字轴2的两个相对轴颈21分别可转动设于连接套3同一侧的两个轴孔31上,输入轴1的一端设有两个同轴且相距设置的轴孔11,所述两个轴孔11与十字轴2另外两个相对的轴颈22可转动连接,十字轴4的两个相对轴颈41分别可转动设于连接套3另一侧的两个轴孔32上,输出轴5与十字轴4另外两个相对的轴颈42可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万向传动连接结构,整个带转向驱动前桥传递的扭矩相对于公知的一个十字架的带转向驱动前桥所传递的扭矩要大得多。
参考图3,该带转向驱动前桥就用于挖掘机的驱动前桥,所述前桥主要包括桥壳8、转向装置6及轮毂7,两个所述带转向驱动前桥分别设于所述桥壳8内侧轴向两端分别用于将发动机的扭矩输出传递给轮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志新,未经颜志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冷桥保温内天沟
- 下一篇:在数码相框上实现任务时间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