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伞中棒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8181.9 | 申请日: | 2009-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0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添成;宋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伟 |
地址: | 3611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伞中棒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收伞中棒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晴雨伞已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多折自动开晴雨伞由于其使用方便、便于收纳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习用自动收开伞的收开控制部件主要是由子弹头、弹片、按钮、伞头座等部件构成,在收伞时,通过弹片等部件扣住子弹头,使伞具收合。这种习用的伞具在收合过程中,为了给自动收伞、开伞的中棒弹簧蓄能,需要将中棒完全压入伞柄内,方能将下巢卡住,在下压的过程中一旦脱手则伞具在中棒弹簧的回弹力的作用下会再度快速张开,而可能伤害使用者。由于这种习用的伞具收开控制部件在收伞过程中,下巢无法停留在任意位置,使用者使用起来十分不便,甚至给使用者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更好的收伞中棒控制装置,在收伞过程中下巢能够停留在任意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收伞中棒控制装置,它主要由伞头座、扣头、控制器、控制器内芯、拨块、扭簧、转盘、卷曲弹簧和转盘拉绳;所述的控制器为管状构件,固定套置在伞头座的纵向通孔内;所述的控制器内芯为管状构件,活动穿设在控制器的中空管道内;所述的扣头上端连接开伞拉绳,下端可活动穿入控制器的中空管道的上部且其下端面顶靠在穿设于控制器的中空管道内的控制器内芯的上端面,控制器内芯的下端面穿出控制器的下端口;所述的转盘为一个具有中部沉槽的盘形构件,在其圆周壁上开设有多个棘齿和环绕全周壁的绕线槽,转盘可转动的套接在伞头座下部凸设的转轴上,卷曲弹簧套置在转盘的中部圆形沉槽内,卷曲弹簧的两端分别挂接在转轴和转盘沉槽的槽壁上,形成一个驱使转盘围绕转轴旋转的弹性驱动力;所述的拨块通过销轴可摆动的安装在伞头座上且位于控制器下端口的下方与转盘之间,在拨块和销轴上套接扭簧,拨块的上自由端与穿出控制器下端口的控制器内芯的下端面顶靠,拨块的下自由端可靠接在转盘的圆周壁上并可与圆周壁上的棘齿卡接;所述的转盘拉绳缠绕在转盘的绕线槽上,其一端穿过控制器的中空管道连接伞具的上巢。
所述的转盘圆周壁上开设有四个棘齿。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一个通过转盘拉绳与下巢相连接的转盘,通过拨块与转盘圆周壁上的棘齿的配合,使得中棒在伞具收合时可停留在任意位置,这有效防止了在伞具收合过程中,中棒在中棒弹簧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再度快速张开给使用者所造成的伤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伞具开始收合过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伞具收合过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收伞中棒控制装置,它主要由伞头座1、扣头2、控制器3、控制器内芯4、拨块5、扭簧6、转盘7、卷曲弹簧8和转盘拉绳9。
所述的控制器3为管状构件,固定套置在伞头座1的纵向通孔11内;所述的控制器内芯4为管状构件,活动穿设在控制器3的中空管道31内;所述的扣头2上端连接开伞拉绳101(如图6所示),下端可活动穿入控制器3的中空管道31的上部且其下端面顶靠在穿设于控制器3的中空管道31内的控制器内芯4的上端面,控制器内芯4的下端面穿出控制器3的下端口32(如图3所示);所述的转盘7为一个具有中部沉槽71的盘形构件,在其圆周壁上开设有四个棘齿72和环绕全周壁的绕线槽73,转盘7可转动的套接在伞头座1下部凸设的转轴12上,卷曲弹簧8套置在转盘7中部的圆形沉槽71内,卷曲弹簧8的两端分别挂接在转轴12和转盘7沉槽71的槽壁上,形成一个驱使转盘7围绕转轴12旋转的弹性驱动力;所述的拨块5通过销轴51可摆动的安装在伞头座1上且位于控制器3下端口32的下方与转盘7之间,在拨块5和销轴51上套接扭簧6,拨块5的上自由端与穿出控制器3下端口32的控制器内芯4的下端面顶靠(如图2所示),拨块5的下自由端可靠接在转盘7的圆周壁上并可与圆周壁上的棘齿72卡接;所述的转盘拉绳9缠绕在转盘7的绕线槽73上,其一端穿过控制器3的中空管道31连接伞具的上巢10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4所示,伞具未收合时,中棒103未插入伞头座1内,拨块5的下自由端靠接在转盘7的圆周壁上并与圆周壁上的棘齿72卡接,限制了转盘7的转动。
如图5参考图6所示,伞具收合时,中棒103插入伞头座1内,扣头2穿入控制器3的中空管道31的上部且其下端面向下顶压穿设于控制器3的中空管道31内控制器内芯4的上端面,使控制器内芯4向下移动,顶压拨块5,拨块5的下自由端脱离转盘7圆周壁上的棘齿72,转盘7在卷曲弹簧8的作用下围绕转轴12旋转,将转盘拉绳9缠绕在转盘7的绕线槽73上(参考图1所示),一旦中棒103按压到半道停止,中棒103在中棒弹簧104的弹簧力作用下回弹,扣头2从控制器3中抽出,拨块5在扭簧6的作用下重新卡置在转盘7圆周壁上的棘齿72,使得中棒103不会快速回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