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芯墙体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296.8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4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榕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C2/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指一种夹芯墙体板。
背景技术
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体材料,其中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生产粘土砖每年耗用粘土资源达1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毁田50万亩,对于我们这个仅占世界7%的耕地,而养活了世界22%人口的大国来说,保护耕地的意义是可想而知的。同时我国每年生产粘土砖需要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将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为了保护耕地,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墙体材料改革政策,并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在国家推进节能建筑材料政策的推动下,各种新型环保墙体材料应运而生。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制成的空心砖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砖类产品施工费时费力,且不可能根据需要任意改变墙体的厚度、宽度。为此还出现了各种板类产品,例如石膏板、种类工业废渣墙板、纤维增强板等等。这种板类墙体产品同样具有轻质、节能环保的优点,但是却通常存在保温性能好而强度低或强度高而保温性能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强度高、保温性能又好,且节能环保的夹芯墙体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夹芯墙体板,包括中层保温棉及两层钢丝网片,两层钢丝网片将保温棉夹于中间,若干联系筋穿过中层保温棉后两端焊接在两层钢丝网片上。
所述的保温棉是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半硬质岩棉。
所述的联系筋为斜向贯穿于保温棉。
所述夹芯墙体板的侧边缘固定一层侧边钢丝网片。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重量轻:由于整体墙体板的主体材料为保温棉,而保温棉的重量很轻,因此整体产品的重量也较轻。
2.强度高:由于两层钢丝网架的设置,及中间贯穿有若干联系筋,形成稳定的半空间网架体系,相对普通夹芯板来说,强度大大提高;施工时,再于墙体板两面抹上或喷涂泥砂浆,泥砂浆包覆在钢丝网片外,甚至有部分渗于保温棉内,更进一步增加了墙体的强度及抗震性能。
3.保温隔热效果好:中间的保温棉可以采用专门的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半硬质岩棉,其保温及隔热性能好。
4.基于上述两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丝网架岩棉夹芯墙体板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墙体材料保温性能好而强度低或强度高而保温性能差的缺点,其既具备保温性能强度又高的特点。
5.该墙体板可根据不同要求,制成厚度、宽度、长度各异的板块,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6.适用范围广:所述钢丝网架岩棉夹芯墙体板可适用于建筑物围护外墙,轻质内墙,低层建筑的承重墙体或屋面板,各种建筑物的非承重外墙和隔间墙,楼房接层的内外墙体和屋面等等。
7.节能环保:所述钢丝网架岩棉夹芯墙板的岩棉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来自工业废弃物,既利用废渣,节约能源,同时也保护耕地,减少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形成完整墙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夹芯墙体板,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夹芯墙体板包括中层保温棉1及两层钢丝网片2,两层钢丝网片2将保温棉1夹于中间,若干联系筋3穿过中层保温棉1后两端焊接在两层钢丝网片2上,从而构成钢丝网架岩棉夹芯墙体板。
所述的保温棉1可以是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半硬质岩棉,也可以是以其它材质制成的保温纤维棉层。
所述的联系筋3为斜向贯穿于保温棉1,以便增加墙体板的强度。
所述的夹芯墙体板在施工时,如图3所示,只需在其两面抹上或喷涂泥砂浆4,即可形成完整的墙体,然后可再进行内、外装饰。
在实际施工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强度,可再于所述夹芯墙体板的侧边缘固定一侧边钢丝网片5,如图4所示,该侧边钢丝网片5不但可增加墙体板的整体强度,还便于两块墙体板之间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榕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榕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锁
- 下一篇:泵用转轴机械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