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羽拍T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319.5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宣;刘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刘兰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羽毛球拍,特别是指一种羽拍T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常见的羽毛球拍在越来越追求轻量化的前提下,多数都采用复合材料制作,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如图1所示,一般复材羽拍在制作时均采用吹气成型的工艺制作而成,因此管件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如图2所示),这样的羽拍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拍框1’与拍杆2’连接的T部位置,刚性差、抗扭性差,直接影响了使用者的击球感。
后有业者致力于该问题的改进,在羽拍T部管件成型时内设一T形钉3’作为加强件(如图3所示),但这样,拍框1’在制作过程中就不能再采用吹气成型的工艺制作,因为拍框的三通位置置入了T形钉3’,将风管位置堵死,气体无法通过,因此同业采用发泡成型的工艺制作拍框,拍框管件内部均为发泡材4’,这样成型后的拍框1’管件均为实心结构,重量略重;当对球拍的整体重量有要求的时候,则会减少复材的用量,这样就会造成球拍的强度难以保证;而且这样制程生产的球拍,因其采用发泡成型,也可能会因制程中管件内部的发泡材料发泡不均匀,而导致拍框成型时,拍框壁的内部结构不紧致,层间结合不好,最终致使拍框强度受影响,产生不良品。
后,又因上述制程所带来的缺憾,则针对上述结构的T形钉3’做了改进,如图4所示,对T形钉的三个端部均改为圆锥形,且将其整体尺寸缩小,以保证风管能够从三通及中管中通过,这样虽然方便了充气成型,但是T形钉无法与拍框完整结合,其功能也就大大地降低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拍T部结构,其可以方便加工过程中风管通过,又可加强羽拍T部刚性,同时利于控制羽拍的重量。
为实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羽拍T部结构,其是在羽拍T部结构处,内设一起加强支撑作用的T形加强件,该T形加强件设有能使风管通过的孔或凹面。
所述的T形加强件的横向杆件截面为“槽钢”形,纵向杆件截面为“工”字形;
所述的T形加强件的横向杆件“槽钢”形截面,其内凹面朝向纵向杆件设置;
所述的T形加强件的纵向杆件“工”字形截面,其两内凹面与T形加强件的横向杆件内凹面垂直设置;
所述的T形加强件的横向杆件的内凹面与T形加强件的纵向杆件内凹面为一完整凹槽。
所述的T形加强件为一三通管件。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拍框与拍杆连接的T部位置,在羽拍T部管件成型时内设一T形加强件,该T形加强件设有能使风管通过的孔或凹面,如此在利用充气成型的生产加工球拍时,方便风管的通过,以利控制球拍的重量;且因该T形加强件的“槽钢”型及“工”字型的截面,亦会加强球拍T部的刚性,以加强球拍击球时的反弹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产品的示意图;
图2为习用产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为习用产品T部改进结构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习用产品T部改进结构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T加强件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羽拍T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T形钉的槽钢形断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T形钉的工字形断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T加强件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10为T加强件实施例二羽拍T部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5--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羽拍T部结构,拍框1与拍杆2连接的三通位置置入了T形加强件3,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该T形加强件3为一T形钉,其横向杆件31的截面为“槽钢”形,纵向杆件32的截面为“工”字形。
所述的T形加强件的横向杆件31“槽钢”形截面,其内凹面311朝向纵向杆件32设置,T形加强件的纵向杆件32“工”字形截面,其两内凹面321和322,与T形加强件的横向杆件31内凹面311垂直设置;这样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充气用的风管可设置在T形钉的凹槽中,方便了充气成型加工,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既保证了拍框的强度、刚性不变、又可让出足够的空间让风管通过。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T形加强件另一实现方式,其为一三通管件,其内部通孔亦方便风管的穿设,且不影响羽拍充气成型的工艺,又因其外壁于复材管件的内壁紧密贴合,亦能实现增强羽拍T部强度,增强刚性及抗扭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复合结构的竹制板材
- 下一篇:一种板材侧壁稳定自动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