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的激光二极管外壳封装管座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8481.7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88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唐福云;郑水文;李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福云;郑水文;李若 |
主分类号: | H01S5/022 | 分类号: | H01S5/022;H01S5/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伟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翔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简单 激光二极管 外壳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元件的封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激光二极管外壳封装管座。
背景技术
激光二极管在近二十年迅速发展,被广泛的应用于光储存、光通讯,例如作为读写头的光源,或光纤网路的传输光源等,以及其它国防、民生、实验等领域的用品,诸如激光列表机、制版、读码、微像产生、质量控制和机器人视觉等。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在使用时,为了防止外在环境影响发光质量,都需要对装有芯片的激光二极管进行封装。习用的激光二极管外壳封装管座(如图1所示)由金属底板1’、扁头引线2’、玻璃绝缘子3’、金属载块4’组成;扁头引线2’穿置在金属底板1’内,起绝缘作用的玻璃绝缘子3’填充在扁头引线2’与金属底板1’通孔之间,用于安置半导体背光探测器5’的金属载块4’安装在金属底板1’上端面,半导体背光探测器5’固定在金属载块4’的顶面。由于半导体背光探测器5’需通过金属载块4’才可固定在金属底板1’的上端面,在装配时,需要先安装金属载块4’,这增加了工艺复杂度,安装精度较难保证,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精度高、结构简单的激光二极管外壳封装管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激光二极管外壳封装管座,它包括金属底板、扁头引线、玻璃绝缘子,在金属底板开设有多个通孔,金属底板的上端面向上凸设一用于安装芯片的凸台,多根扁头引线的上端穿过金属底板上的通孔,在扁头引线与金属底板通孔之间填充有烧结融封后的玻璃绝缘子;所述的扁头引线向上穿出金属底板的顶段向内弯折,呈倒L形。
所述的与金属底板上端面凸台相对的那根扁头引线向上穿出金属底板的顶段向内弯折,呈倒L形。
所述的扁头引线倒L形的顶段的短臂段与长臂段成钝角。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是习用激光二极管外壳封装管座的改进结构,它将扁头引线向上穿出金属底板的顶段向内弯折,呈倒L形,在该倒L形的短臂段上的斜面上端面安装背光探测器,省却了金属载块,结构更加简单,安装精度更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激光二极管外壳封装管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激光二极管外壳封装管座,它包括金属底板1、扁头引线2、玻璃绝缘子3。
在金属底板1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的扁头引线2的上端穿过金属底板1上的通孔,金属底板1的上端面向上凸设一用于安装芯片4的凸台11,在扁头引线2与金属底板1通孔之间填充有烧结融封后的玻璃绝缘子3。
所述的扁头引线2有四根21、22、23、24,其中与金属底板1上端面的凸台11相对的那根扁头引线21向上穿出金属底板1的顶段向内弯折,呈倒L形,扁头引线21倒L形的顶段的短臂段211与长臂段212成钝角。
装配时,芯片4安装在金属底板1向上凸台的内侧面,半导体背光探测器5安装在扁头引线21倒L形短臂段211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扁头引线向上穿出金属底板的顶段向内弯折,呈倒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福云;郑水文;李若,未经唐福云;郑水文;李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管的出口构造
- 下一篇:多功能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