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开式合模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538.3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春;王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世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24 | 分类号: | B29C33/24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晋江市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开 式合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模机构,尤其与一种对开式合模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合模结构如图1所示,其合模方式为剪式合模机构,包括开合油缸A,其带动推臂B伸缩,进而带动双头螺柱C伸缩,双头螺柱C另铰接肘杆D,并带动其完成剪刀式的开合动作,肘杆又连接模框E进而带动其剪式开合动作,工作时,开合油缸A前进推动推臂B带动双头螺柱C,使肘杆D伸直,使两模框处于剪刀闭合状态,实现合模,当开合油缸后退时,将肘杆拉开,带动模框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实现开模。
此种机械其缺点在于:
1、其开合模空间较小,不太适合于大尺寸鞋的加工;
2、其平面操作空间过大,不适合橡胶类产品的加工(因橡胶类产品需要硫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对合式合模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开合模空间大,且平面操作空间小,占地面积较小,对于加工橡胶类产品时可留有硫化空间,也可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对开式合模机构,所述的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基础部件1、对开式模具机构2、驱动机构3,其中:
基础部件1包括:
底板11;
前、后墙板12、13:固定设置在底板11上;
芯模底板14:其固定在底板11上;
对开式模具机构2包括:
两模框21:借铰轴22铰接在前后墙板12、13上;
两边模23:分别固定在两模框21上;
芯模24:其固定在芯模底板14上;
驱动机构3包括:
开合气缸31:固定在底板11;
推臂32:与开合气缸31活塞杆固接并由其带动动作;
两双头螺柱33:其一端与推臂32铰接,另一端与两模框21铰接。
所述的双头螺柱33借活动接头34分别与推臂32及模框21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对开式合模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开合模空间大,可适合大尺寸产品加工,且其平面操作空间小,更适合橡胶类产品的加工,又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开式合模机构,所述的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基础部件1、对开式模具机构2、驱动机构3,其中:基础部件1包括:底板11;前、后墙板12、13:固定设置在底板11上;芯模底板14:其固定在底板11上;对开式模具机构2包括:两模框21:借铰轴22铰接在前后墙板12、13上;两边模23:分别固定在两模框21上;芯模24:其固定在芯模底板14上;驱动机构3包括:开合气缸31:固定在底板11;推臂32:与开合气缸31活塞杆固接并由其带动动作;两双头螺柱33:其借活动接头34一端与推臂32铰接,另一端与两模框21铰接。
工作时,开合气缸31处于上推状态时,模框21带动边模23处于闭合状态,动作时,开合气缸31向下运动,带动推臂32动作,进而带动两双头螺柱33将两模框21拉开,实现开模,合模时,开合气缸31下降,带动推臂32动作,进而带动两双头螺柱22将两模框闭合,实现合模的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采用对开式合模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开合模空间大,可适合大尺寸产品加工,且其平面操作空间小,更适合橡胶类产品的加工,又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世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世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阵隧道式炭窑
- 下一篇:一种无刷串励永磁双励磁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