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减速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570.1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志坚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减速带。
背景技术
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是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并有反光作用以引起视觉注意,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入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减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使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减速带很大程度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是交通安全的新型专用设施。目前,减速带在世界各地的公路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减速带一般为橡胶材质,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相固定。因此在制造减速带时,需要在减速带上设置与地脚螺栓相适配的固定孔,制造起来相对较复杂。而且现有减速带在长期使用后,橡胶材质会被磨损或破坏掉,从而遗留下或者露出金属材质的地脚螺栓。车辆在经过时,地脚螺栓容易造成车辆轮胎的破坏,甚至因此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我们急需一种制造工艺简单,使用安全的新型减速带。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使用安全的新型减速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减速带,包括减速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带本体底侧一体成型有复数个由底侧凸出的条形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与地面相应位置所设的固定孔相适配,减速带本体通过固定脚与固定孔的固定实现与地面的固接。
所述固定脚与固定孔通过胶水相连接固定。
所述复数个固定脚分布如下:两侧减速带头部底侧各均匀分布三个固定脚;减速带中间部分的组件块底侧的两边各均匀分布三个固定脚;减速带中间部分的组件块底侧介于两边之间的部分均匀分布有两个固定脚。
所述固定脚侧壁上设置有复数个凹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制造工艺简单,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脚与减速带本体采用一体成型,无需附加的工艺步骤;其次使用更安全,由于是采用与减速带本体相同材质制成的固定脚与地面相应位置的固定孔相固定,进而实现减速带整体与地面的固定,因此无需额外采用地脚螺栓将减速带与地面固定。当本实用新型的减速带长期使用后,即使被磨损或破坏,不会有金属材质的地脚螺栓露出或遗留在地面上,因而不会对过往车辆的轮胎造成破坏,即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速带本体
2、固定脚
21、凹点
3、减速带头部
4、组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减速带,包括减速带本体1及固定脚2。所述固定脚2一体成型于上述减速带本体1底侧,且该固定脚2为由减速带本体1底侧凸出的条形固定部。此外,所述减速带本体1底侧共设置有复数个上述固定脚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设置有复数个固定脚,其分布如下:两侧减速带头部3底侧各均匀分布三个固定脚2;减速带中间部分的每个组件块4底侧的两边各均匀分布三个固定脚2;组件块4底侧介于两边之间的部分均匀分布有两个固定脚2。所述固定脚2与地面相应位置所设的固定孔相适配,所述固定孔略大于上述固定脚2,以方便通过胶水将固定脚2与固定孔相连接固定。而减速带本体1通过固定脚2与固定孔的固定实现与地面的固接。
所述固定脚2侧壁上可设置复数个凹点21,即在减速带整体成型后,再在固定脚2上加工出复数个凹点21,以增加固定脚2与胶水的附着面积,从而实现减速带与地面更好的固定效果。
上述减速带本体1及固定脚2的材质相同且可为塑料或者其他材质,只要制造出来的减速带成品能达到相同减速效果即可,无特别限定。
上述减速带设置过程如下:首先对应于上述复数个固定脚2在需安装减速带的地面上对应钻出相应数量的固定孔,且该固定孔与固定脚2适配,并略大于固定脚2;然后将固定孔内灌注胶水;最后将固定脚2对应压入相应的固定孔内,等胶水干后,即可实现整体减速带与地面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志坚,未经许志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