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8667.2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庄有土;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有土;陈强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梧邨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球面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外球面球轴承是机械行业用途很广的重要标准件。我国每年生产6000万套,大部份出口。外球面球轴承的外球面与轴承座内球面构成一个运动副,允许轴承的轴线在使用中可在一定范围内摆动或倾斜。目前轴承座的内球面是用数控车床加工的,其粗糙度达不到1.6微米的要求,通常只达到6.3至3.2微米,因此,该运动副在使用中会迅速磨损,引起间隙迅速增大,径跳严重而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设备,其所加工的轴承座内球面的粗糙度可稳定在1.6微米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设备,包括工件驱动装置、夹具、多刃铣刀盘、刀盘驱动装置一、刀盘驱动装置二、刀盘驱动装置三和控制工件驱动装置、刀盘驱动装置一、刀盘驱动装置二和刀盘驱动装置三的工作时序的电气控制系统;工件装夹在夹具内,工件驱动装置驱动工件绕工件的旋转轴线旋转,刀盘驱动装置一驱动多刃铣刀盘绕多刃铣刀盘的旋转轴线旋转,而且多刃铣刀盘的转速高于工件的转速;刀盘驱动装置二驱动多刃铣刀盘沿多刃铣刀盘的旋转轴线移动,刀盘驱动装置三驱动多刃铣刀盘沿工件的旋转轴线移动,工件的旋转轴线与多刃铣刀盘的旋转轴线以某一夹角相交于工件内球面的球心处,而且多刃铣刀盘的外周缘于多刃铣刀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投影超出工件的内球面的两端面之外。
还包括机架、球心进给托板、球心进给滑轨、球径进给托板和球径进给滑轨;上述机架上设置有球心进给滑轨,上述球心进给托板的底部设有与此球心进给滑轨相对应的滑块,上述球径进给托板的下底面设置有与上述球径进给滑轨相对应的滑块;上述球径进给滑轨设置于上述球心进给托板上。
上述多刃铣刀盘的旋转轴线与工件的旋转轴线呈35-45度夹角。
上述多刃铣刀盘用金刚石磨轮替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设备,有益效果为:以多刃铣刀盘作为切削刀具,慢速廻转的工件旋转轴线与高速旋转的多刃铣刀盘旋转轴线相交于工件内球面的球心处,多刃铣刀盘沿自身的旋转轴线进给,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工件驱动装置和多刃铣刀盘的驱动装置的工作时序,这样所加工出来的轴承座内球面的粗糙度可稳定在1.6微米以下。为了使较大的多刃铣刀盘能进入加工区,我们采用球心进给后球径进给的进给方式。球心进给与球径进给之间有35-45度的夹角。若多刃铣刀盘用金刚石磨轮来替代,并把磨轮转速提高到3000转/分左右,可得到粗糙度0.4-0.8微米的高质量内球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刃铣刀盘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刃铣刀盘球心进给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刃铣刀盘球径进给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内球面加工设备,如图1、2、3、4、5所示,包括工件驱动电机1、夹具2、多刃铣刀盘3、铣刀球心进给电机4、铣刀球径进给电机5、铣刀主轴电机6、机架7和控制工件驱动电机1、铣刀球心进给电机4、铣刀球径进给电机5、铣刀主轴电机6的工作时序的电气控制系统。
工件8装夹在夹具2内,工件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连接至夹具2,工件驱动电机1的转速为150rpm左右,由工件驱动电机1驱动工件8沿其旋转轴线旋转。
铣刀球径进给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丝杆51,丝杆51的自由端螺合于固定安装的螺母52内。
铣刀主轴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61连接至多刃铣刀盘3的刀轴31上,铣刀主轴电机6的转速为1400rpm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有土;陈强,未经庄有土;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锯导板
- 下一篇:离子液体的合成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