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改进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8753.3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黄国强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改进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注塑模具的改进构造,属于注塑模具类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说一种用于注塑成型模具上的开模至一定距离时,用尼龙拉钩将动模推板拉开,从而达到将注塑制品从动模板上脱模的新型模具构造。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是现代不可缺少的工业产品之一,为其广泛运用如:电子产品、电器、汽车行业.....等等,几乎都以塑料作为原料。而塑料制品的成型方式有许多方式,例如:吹气、压缩、注塑成型,而以注塑成型的应用最广泛。注塑成型的模具型腔在定模部分,型芯在动模部分,动模和定模的配合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制品外形。
注塑制品分模时推出机构可采用推杆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其中推件板推出机构也被称为顶出板脱模,如图1所示,现有的模具从上到下依次为定模固定板a、定模板b、推板c、动模板d、承板e、顶针板f、顶针底板g和动模固定板h,其中顶出板脱模是通过顶针及顶出板把制品脱离模具型腔,然,这种推件板模具有如下不足:
1、模具板由于常受到顶针推力,故长时间使用容易变形,并且所加工的制品易产生毛边;
2、模具动、定模部分分开后,才能进行顶针顶出制品及恢复原位的动作,增加了制品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3、顶出板脱模必然会用到顶出板、顶针等构件,使模具结构安装复杂,增加了模具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顶出板脱模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制品脱模简单、生产效率高的注塑模具的改进构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定模固定板和动模固定板,定模板安装于定模固定板上,动模板安装于动模固定板上,动模板与定模板的配合形成制品型腔,其中,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设有动模推板,定模板上设有尼龙拉钩,动模推板上设有与尼龙拉钩相配合的孔,用于开模至一定距离时(此开模距离等于由定模定距拉杆与定模板形成的开模距离A),用尼龙拉钩将动模推板拉开,从而达到将注塑制品从动模板上脱模。
所述的尼龙拉钩为四个,分布于定模板的两端,每个尼龙拉钩固连于定模拉杆的一端,定模拉杆贯穿于定模板,定模拉杆的另一端设置于定模板的凹槽内,凹槽的开口由定模固定板封盖。
所述的定模板及定模固定板安装在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合模时,尼龙拉钩伸入到动模推板内的对应孔内;开模时,尼龙拉钩与动模推板孔的磨擦而使动模推板拉开,从而将产品从动模板上拉出,代替顶针顶出。改进后的模具不易变形,减少产生毛边的机会,降低顶针顶出及复位时间,由于板材少而降低成本,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用板顶出脱模的注塑模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模具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第一次分型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第二次分型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第三次分型图;
图2至图3C中,1、定模固定板,2、定模板,3、动模推板,4、动模固定板,5、尼龙拉钩,6、定模定距拉杆,7、动模定距拉杆,8、动模板,9、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定模板2、动模板8、定模固定板1和动模固定板4,定模板2安装于定模固定板1上,动模板8安装于动模固定板4上,动模板8与定模板2的配合形成制品型腔,其中,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设有动模推板3,定模板2上设有尼龙拉钩5,动模推板3上设有与尼龙拉钩5相配合的孔,用于开模至一定距离时,此开模距离等于由定模定距拉杆与定模板形成的开模距离A,用尼龙拉钩将动模推板3拉开,从而达到将注塑制品从动模板上脱模。
尼龙拉钩为四个,分布于定模板2的两端,每个尼龙拉钩固连于定模定距拉杆6的一端,定模定距拉杆6贯穿于定模板2,定模定距拉杆另端设置于定模板的凹槽内,凹槽的开口由定模固定板封盖。于动模板和动模固定板间有垫板9,该垫板连接动模定距拉杆7,其拉杆活动的范围为第二次开模的距离B。
图3A是模具第一次分型图,此时,定模板与动模推板分离距离为A;
图3B是模具第二次分型图,动模板与动模推板分离距离为B;
图3C是模具第三次分型图,在保持前两分型的状态下,尼龙拉钩将动模推板拉开,从而达到将注塑制品从动模板上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脂减肥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注塑模具架模的快速水排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