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携带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805.7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956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凤芳;陈严钢;邱胜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凤芳;陈严钢 |
主分类号: | A45C3/04 | 分类号: | A45C3/04;A45F3/02;A45C13/3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携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携带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携带包的款式层出不穷,但是每个携带包的式样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每个携带包的式样基本上是包括一个包体和一条带体,带体与包体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这种携带包其款式、花样固定不变,为了满足不同的服装匹配的需要,就要购买各种不同款式、不同花样的携带包,增加经济支出,实用性小;且这种携带包只有一个包体,这样人们在购物或旅行时若是包里物品太多、太重时,别人是无法分担的,只能轮流携带,使用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换花样、可拆分、可组合的实用性较强的改进的携带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改进的携带包,包括带体、活动连接件和复数个独立包体,所述带体与所述复数个独立包体之间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总携带包。
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活动锁圈,所述带体的两端与所述复数个独立包体的两侧上部分别开设有与此活动锁圈相对应的穿孔。
配有至少一条两端分别设置有穿孔的备用带体。
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活动钩扣和活动锁圈,所述活动钩扣分别设置于所述带体的两端,所述复数个独立包体的两侧上部分别开设有可供所述活动锁圈穿过的穿孔,所述带体两端的活动钩扣与所述复数个独立包体两侧上部的活动锁圈分别对应勾扣在一起。
配有至少一条备用带体和至少两个备用活动锁圈,此备用带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钩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携带包,包括带体、活动连接件和复数个独立包体,所述带体与所述复数个独立包体之间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总携带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携带包,各个独立包体可根据需要变换相互位置,叠放时可将各个独立包体的正反面随意组合,还可根据需要增减独立包体的个数,从而可以变化成不同图案和款式的携带包,满足了与不同服装颜色相匹配的需要,具有可变换花样、可拆分、可组合的实用性较强的优点。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可根据独立包体的个数配有相应的备用带体,这样,便可将各个独立包体分开并分别与带体相连接,便可得到多个便携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携带包,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包括3个独立包体11、12、13,带体2和两个活动锁圈3,独立包体11、12、13为不同款式、不同花样的包,独立包体11、12、13上部两侧分别开设有穿孔,每侧的穿孔分别通过一个活动锁圈3连接在一起,利用两活动锁圈3把包体11、12、13连接组合成一个具有3个层叠在一起的独立包体的总包体,带体2的两端分别固接一活动钩扣5,带体2通过活动钩扣5与活动锁圈3相扣合实现与总包体相连接,这样,得便到具有依次层叠的独立包体11、12、13的一个总携带包。为了调节带体2长度,从而方便人们使用,可在带体2上装有调节扣6。
使用时,将活动钩扣5分别与活动锁圈3脱离,可将独立包体11、12、13分别翻转,即可实现独立包体11、12、13的正反面随意组合,这样可以变化成不同图案和款式的携带包,满足了与不同服装颜色相匹配的需要。此处,可根据需要改变独立包体11、12、13的叠放顺序,也可增减独立包体的个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携带包,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配有两条备用带体4和四个备用活动锁圈7,备用带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活动钩扣8。
使用时,分别打开活动钩扣5和活动锁圈3,把独立包体12、13拆分出来,再将独立包体12、13分别通过备用活动锁圈7和活动钩扣8与备用带体4连接起来,便可得到不同款式、花样的三个独立携带包。
本实用新型中,带体与各独立包体之间的活动连接件是以活动锁圈和活动钩扣为例,实际使用中,可以省略活动钩扣,只需将带体两端的活动钩扣换成穿孔即可,通过此穿孔直接穿在活动锁圈内同样能实现活动连接的目的。事实上,只要能实现活动连接的各种连接件(如钮扣、魔术贴、拉链、扎带等)均能实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凤芳;陈严钢,未经邱凤芳;陈严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辊贴模滚压成形装置
- 下一篇:受菲、芘或五氯苯酚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