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力热压式铜杆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8926.1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1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伍邦野;詹佐;陈明伟;张添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2 | 分类号: | B23K11/02;B23K11/36;B23K11/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5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力 热压 式铜杆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制造中φ6~φ9无氧铜杆焊机的技术,适用于无氧铜杆对焊场合,特别与一种强力热压式铜杆焊机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制造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大拉工序中φ6~φ9无氧纯铜棒材(以下简称铜杆)是进行对焊,以便于连续生产,焊接后要经过从φ8.0mm拉细到φ2.58左右拉丝工序不能断线的考验,比普通型材对焊有着更高的要求,焊逢内不允许有丝毫的夹渣、气孔等焊接缺陷,否则就会引起拉丝断线,这就要求焊接质量要绝对可靠,铜杆焊机要比普通焊机性能更优良。
目前,铜杆对焊有两种方式:
1、常温冷压对焊:冷压焊接是在焊接时无需用电、热、填料和焊剂,而是靠施加压力连接金属和合金的方法。在集中的压力载荷作用下,使需要联结的两接触面表面面积扩大,面积的扩大使表面上原始的阻碍焊接的保护膜破裂,外力的载荷又使暴露的纯净金属基体紧密接触,从而产生新的原子之间的结合,继续加力就可以实现焊接。采用冷轧压焊工艺技术,常温下在两待焊铜杆间加强力压接,此方式在常温下操作,因常温下金属抗压强度较高和表面洁净度不够等原因,焊接合格率低下,一般仅能达到80%以下,对生产造成极大的不便。
2、采用熔融焊接:在二待焊铜杆间加强电流使二对焊铜杆接触面熔融实现焊接,因铜材有极强的导热性和高导电性,易在焊缝处形成夹渣、气孔等焊接缺陷,在经拉丝处理后就产生断线,此操作方式对操作要求极高,要求对焊接过程的各项进程把握非常恰当,才能焊接出无缺陷焊头,技术熟练工仅能有75%合格率。
另外,因纯铜材高导电和导热性,无法用闪光焊接方式对铜杆进行良好焊接。
为了解决现有铜杆焊接的上述问题,本发明人专门针对铜杆焊接设备的结构重新进行设计,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力热压式铜杆焊机,适用于电线电缆制造中φ6~φ9无氧铜杆焊接,以方便操作,提高一次焊接合格率,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强力热压式铜杆焊机,包括固定夹钳、活动夹钳、夹紧气缸、预紧气缸、顶锻气缸和焊接变压器,固定夹钳和活动夹钳并排设置在一起,固定夹钳和活动夹钳上对应形成夹紧待焊铜杆的模槽,用于控制夹线模槽张合的夹紧气缸之活塞杆连接至固定夹钳和活动夹钳,用于推动活动夹钳控制两待焊铜杆靠拢的预紧气缸之活塞杆连接至活动夹钳,用于推动活动夹钳强力压合两待焊铜杆靠拢的顶锻气缸之活塞杆连接至活动夹钳,焊接变压器首级与电源相连,次级通过导电带、固定夹钳、两待焊铜杆、活动夹钳和导电带形成回路。
上述固定夹钳、活动夹钳、夹紧气缸、预紧气缸、顶锻气缸和焊接变压器安装在一个工作台上。
上述固定夹钳和活动夹钳并排设置在工作台上,其中,固定夹钳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上形成滑道,活动夹钳以可滑动形式活动设置在工作台的滑道上。
上述顶锻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一顶杆的下端,顶杆的上端枢接一对摆杆的下端,其中一个摆杆的上端固定在工作台上,另一个摆杆的上端连接至活动夹钳。
上述夹紧气缸有两个,两个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各通过一组连杆和曲臂连接至固定夹钳和活动夹钳。
上述焊机配备一套电气控制系统和一套气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与焊接变压器连接并控制焊接变压器工作,气动控制系统与夹紧气缸、预紧气缸和顶锻气缸连接并控制夹紧气缸、预紧气缸和顶锻气缸工作。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先通过焊接变压器、导电带、固定夹钳和活动夹钳在待焊铜杆上形成强电流,利用强电流将待焊铜杆接头加热到再结晶状态,再结晶状况下铜材更富有塑性,延展性,更低抗压强度,原子活泼性更高,再通过顶锻气缸在二待焊铜杆之间施加强力,在强压力载荷作用下,使需要联结的两接触面表面面积扩大,面积的扩大使表面上原始的阻碍焊接的保护膜破裂,外力的载荷又使暴露的纯净金属基体紧密接触,从而产生新的原子之间的结合,来实现二铜杆对焊牢固目的。本焊机是利用热态铜杆在强压力作用下更易于结合在一起的原理实现压力焊接,操作方便,一次焊接合格率高,工人工作效率也高,适用于电线电缆制造中φ6~φ9无氧铜杆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固定夹钳 1 模槽 11
活动夹钳 2 模槽 21
待焊铜杆 3
摆杆 41和42
顶锻气缸 5 活塞杆 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