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头桥式磨石机中间传动的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9001.9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鹏;苏华有;邓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云鹏 |
主分类号: | B24B7/22 | 分类号: | B24B7/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刘辉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头桥式 磨石 中间 传动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六头桥式磨石机改进的传动结构,属于磨石机类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磨石机纵梁驱动力设置于横梁的中间位置,使两边侧纵梁传动同步。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六头桥式磨石机,其横梁及两端的纵梁的动作是由侧头传动完成,这种传动方式中,横梁传动轴的主动点设置于横梁一端,其产生的刚性不足,远距离输送扭力滞后而导致横梁行政不平衡,同时,横梁两端的纵梁传动不同步。由于侧头传动,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率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磨石机传动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传动平稳的六头桥式磨石机改进的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和设置于横梁两端部的纵梁、纵梁驱动机构,其中
横梁,其内设有横向传动轴,横向传动轴延伸到纵梁上,两端各连接一齿轮,横梁的两端各连接一端架,端架内设有纵向行走轮;
纵梁,设置于横梁的两端,纵梁与端架配接,每侧纵梁上有齿条和导轨,其中齿条与横向传动轴端部的齿轮啮合,导轨与端架上的纵向行走轮配合;
纵梁驱动机构,设置于两纵梁之间并与横梁固接,纵梁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横向传动轴连接,使横向传动轴两端的齿轮同步作往复运动,带动纵向行走轮、端架及横梁实现往复运动。
所述的纵梁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梁的中间部位,包括电机和与其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的齿轮轴端安装主动链轮,与通过套筒滚子链与横向传动轴上的被动链轮连接。
所述的横向传动轴由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为一体,两传动轴分别与左右两端齿轮及端架配合,两传动轴的外端有轴承及轴座。
所述的纵向行走轮通过纵向轮轴安装在端架上。
所述的减速机为蜗轮减速机,该减速机通过机架固接于横梁上。
被动链轮固定于横梁传动轴I(左传动轴)上,横梁传动轴I与横梁传动轴II(右传动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传动具体过程如下:由主电机带动蜗轮减速机将力变向后传输到主动链轮,再通过链条将力传输到被动链轮,由被动链轮将力同步传输到横梁传动轴I及横梁传动轴II,横梁传动轴I.II带动联接在轴上的齿轮,齿轮在纵向齿条上往复运动并带动纵向轮轴.纵向行走轮.端架.横梁等实现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纵移动力是安装在横梁的中间部位,有效地避免了传统侧头传动产生的刚性不足,远距离输送扭力滞后而导致的横梁行走不平衡的现象,同样也避免了两侧传动不同步的现象。
由于纵移动力安装在中间,使得该机行走轻松平稳,大大降低了故障率,有效地延长了该机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生产力,使得生产厂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是图3中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9和设置于横梁两端部的纵梁8、纵梁驱动机构,其中
横梁9,其内设有横向传动轴,横向传动轴延伸到纵梁8上,两端各连接一齿轮16,横梁的两端各连接一端架4,端架内设有纵向行走轮5;纵向行走轮为两组共4个,分别高于两侧端架内,
纵梁8,设置于横梁的两端,纵梁8与端架4配接,每侧纵梁上有纵向齿条7和导轨,其中纵向齿条7与横向传动轴端部的齿轮16啮合,导轨与端架上的纵向行走轮5配合;
纵梁驱动机构,设置于两纵梁8之间并与横梁9固接,纵梁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横向传动轴连接,使横向传动轴两端的齿轮同步作往复运动,带动纵向行走轮5、端架4及横梁9实现往复运动。纵梁驱动机构设置于横梁9的中间部位,包括电机1和与其连接的减速机,减速机的齿轮轴端安装主动链轮14,与通过套筒滚子链13与横向传动轴上的被动链轮12连接。
横向传动轴由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组成,分别与左右两端齿轮16及端架4配合。
纵向行走轮5通过纵向轮轴6安装在端架上,横向传动轴的两端有轴承18及轴承座17,被动链轮12固定于横梁传动轴I 15上,横梁传动轴I与横梁传动轴II 10通过一联轴器11连接为一体,上述的减速机为蜗轮减速机2,该减速机通过机架3固接于横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云鹏,未经徐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振器散热装置
- 下一篇:背负式喷雾器用多自由度伸缩喷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