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由盘式电机驱动的按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9441.4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斌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4014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驱动 按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家庭及办公的辅助理疗按摩保健座、靠、床垫及枕,尤其涉及一种由盘式电机驱动的各种按摩功能相结合的保健座、靠、床垫及枕。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按摩装置一般是由普通直流永磁电机驱动带动,其缺点在于体积庞大,结构不紧凑,不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由盘式电机带动驱动的按摩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方便,更能体现按摩功能,且更重要的是减小体积,携带方便,包装紧凑,是家居、旅游,办公佳品。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由盘式电机驱动的按摩装置,包括超薄结构的盘式电机,电机连接揉性传动带,传动带连接次级减速轮,次级减速轮连接二级减速装置,二级减速装置连接揉捏输出装置。
所述的揉捏输出装置为两个,且形成150-180度角。
所述的揉性传动带为皮带或同步带。
所述的二级减速装置为直齿轮、锥齿轮或斜齿轮传动。
所述的揉捏输出装置为按摩头或按摩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超薄结构的盘式电机通电提供动力,通过揉性传动带进行一级减速,再通过次级减速轮和二级减速装置进行减速,最终将动力传给揉捏输出装置实现按摩功能,,其运用超薄盘式电机实现产品的高效率,揉性传动可降低噪音,锥齿轮、斜齿轮的传动方式,可实现产品与人体形状的有机结合,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按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以下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述:
图1--图2所示,一种由盘式电机驱动的按摩装置,包括超薄结构的盘式电机1,电机连接揉性传动带2,传动带连接次级减速轮3,次级减速轮连接二级减速装置4,二级减速装置连接揉捏输出装置5,上述装置设置在支撑外壳或固定架6内。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的两揉捏输出装置可形成150-180度角,所述的揉性传动带可为皮带或同步带等。所述的二级减速装置可为直齿轮、锥齿轮或斜齿轮传动等。所述的揉捏输出装置可为按摩头或按摩手等,还可加上其它如行走机构实现上下来回运动按摩或其它按摩方式。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超薄结构的盘式电机通电提供动力,通过揉性传动带进行一级减速,再通过次级减速轮和二级减速装置进行减速,最终将动力传给揉捏输出装置实现按摩功能,,其运用超薄盘式电机实现产品的高效率,因为盘式电机的效率可达80%以上,而普通的直流永磁电机能达到40%-70%之间,因此,可减小输入功率,从而实现节能。因第一节传动采用揉性传动,可降低运转噪音,且传动效率高,目前市场上均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实现效率低,噪音小,但实现要求精度高,实际中少有做到,而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传动实现蜗轮、蜗杆的大传动比,用揉性传动更有效的减低噪音,且传动效率更高,因而同样实现节能。最后一级采用锥齿轮、斜齿轮等传动方式,可实现产品与人体形状的有机结合,比常规产品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按摩效果更好。且其运用盘式电机的超薄结构特性,从而减小整机体积,减少包装材料及运输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只要满足用盘式电机与按摩装置结合的使用方式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在按摩器中还可加上其它如行走机构实现上下来回运动按摩或其它按摩方式等,在此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斌,未经张天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