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壶体的出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9553.X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14 | 分类号: | A47J36/14;A47J27/21;A47G1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水壶,具体是与一种水壶壶体的出水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一种带握柄的水壶,包括壶体、壶口、壶盖,通过壶口与壶盖的配合在壶口的一侧形成一壶嘴,该壶嘴与一握柄相对设置,由于握柄是设于壶体的一侧,倒水时,需握住握柄提起水壶使水壶倾斜,壶内的水可从壶口上的壶嘴流出,但对于一种容量较大的大型水壶,壶内水位高时,成人需费力用双手才能提动水壶倒水,且倒水的量较难控制,需加倍小心,此类水壶对于一些年老体弱的老人或是儿童来说操作不便并且安全性不佳,因此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壶体的出水结构,可使得取水既省力又方便并且更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壶体的出水结构,是在壶体与设于壶体上的握把的下端结合处一体形成一出水部,以及设于该出水部的开关装置;其中,该出水部设有贯穿壶体内外的穿孔并该穿孔内径向向下开设一连通穿孔的通孔,该开关装置设于该穿孔内。
该开关装置由芯轴、按钮及弹簧组成,该芯轴具端部与轴部,该端部与轴部的外周缘环设有可嵌置密封圈的嵌槽,该端部连接该按钮,该芯轴套设弹簧后置于穿孔内。
该穿孔内连通壶体的一端设呈缩颈部并形成台阶,而该弹簧则位于该台阶与芯轴的端部之间。
该握把上成型一可对应罩盖该出水部的盖体,并盖体上设有透孔,该开关装置的按钮突出该透孔,并且按钮外缘上形成的一凸起顶挚限位于该盖体上的挡片。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壶体的侧壁上形成一出水结构,在壶内水位较高、壶体重量重时,可利用此出水结构进行取水,使得取水既省力又方便并且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开关装置为关闭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开关装置为通水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对一种习用水壶所做的改进,在壶体上增设一出水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壶体的出水结构,该壶体1的顶部为壶口并设有上盖11,壶口上形成有壶嘴12,壶口向壶体1内设置一过滤芯13,该滤芯13可用以放置并过滤待冲泡物(图中未示出);壶体1外相对壶嘴12的一侧设有便于手部握持的握把2。
本实用新型特别之处是:在壶体1侧壁与握把2下端的结合处一体成型一出水部3,该出水部3具一贯穿壶体内外的穿孔31,该穿孔31的中部径向向下设一连通穿孔31的通孔311形成出水口,并该穿孔31内连通壶体1的一端设呈缩颈部312并形成台阶313;一开关装置4设于该出水部3的穿孔31内。
该开关装置4包括芯轴41、按钮42及弹簧43,该芯轴41设有对应穿孔31内径的端部411,以及对应穿孔31缩颈部312的轴部412,该端部411端面内设有孔413,该轴部412具封闭的端部,并该端部411与轴部412的外周缘环设有嵌槽414,供嵌置密封圈5、6;组合时,该芯轴41穿套弹簧43置于穿孔31内,并弹簧43位于台阶313与芯轴41的端部411之间,该芯轴41的轴部412配合密封圈6与穿孔31的缩颈312形成紧配合,另端部411藉密封圈5对应配合该穿孔31,并其端部连接该按钮42,该按钮42的外缘上形成一凸起421,按动该按钮42可驱使芯轴41在穿孔31内位移;另本实用新型的握把2上成型一可对应罩盖该出水部3的盖体21,并盖体上设有透孔22,令按钮42突出该盖体21的透孔22,并且按钮42外缘上的凸起421顶挚限位于该盖体21上的挡片23,使按钮42及芯轴41受弹簧43的顶挚且不致脱出该出水部3的穿孔31。
操作时,按压按钮42驱动芯轴41向内位移,使芯轴41的轴部412与密封圈6一同突出穿孔31的缩颈312至壶体1内,同时芯轴41的端部411同步位移并压缩弹簧43,此时壶体1内的水可从芯轴41与穿孔31的缩颈312间的间隙进入穿孔31内由通孔311流出,供接水饮用;反之,放松按钮42,在弹簧4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使芯轴41复位,该芯轴41的轴部412与密封圈6复位密合于穿孔31的缩颈312,以封闭水路。
可见,本实用新型是在壶体的侧壁上形成一出水部,在壶内水位较高、壶体重量重时,可通过此出水部进行取水,特别是对于一种较大型的水壶,使得取水既省力又方便并且更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5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