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9643.9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超生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F16B39/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松螺栓,其用于斯太尔系列货车轮胎的固定。
背景技术
参考图1,公知的斯太尔系列货车轮胎固定螺栓采用D型结构,即位于轮毂芯轴那一侧的螺栓头部是直径为35mm的帽体1’,在帽体1’的一侧有一弦断面11’,该弦断面11’所在位置与另一侧的最大距离为32mm。使用的时候,该固定螺栓从轮毂芯轴内侧向外穿出,轮毂芯轴的直径为304mm,10个所述固定螺栓沿圆周方向阵列设于轮毂芯轴圆周外侧,且各固定螺栓的帽体1’的弦断面11’中心紧挨在轮毂芯轴径向外侧,固定螺栓的螺柱2’穿过轮毂向外延伸用于固定轮胎。该种结构的固定螺栓其不足之处是:各帽体1’沿圆周方向受到的止动力为弦断面11’与轮毂芯轴外侧面一个接触点,长时间使用后,弦断面11’与轮毂芯轴的间隙增加,固定螺栓出现松动,轮胎在行走时会产生串动,轮胎的串动加剧帽体1’与轮毂芯轴的间隙,如此恶性循环,为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可靠的防松螺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防松螺栓,包括一体相连的帽体和螺柱,所述帽体由半径为18mm的半圆柱(1)及V形头(2)一体相连组成,所述V形头(2)的一侧与半圆柱(1)弦断面等大,V形头(2)的另一侧沿远离半圆柱(1)的方向向外延伸,V形头(2)最外侧的横向距离为40±2mm,所述V形头(2)外侧两个侧沿的夹角为169°,且V形头(2)两个侧沿交汇部分与半圆柱(1)的垂直距离为14.2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述结构尺寸的设置是根据斯太尔系列货车的轮毂芯轴设计的,由于轮毂芯轴的直径为304mm,这样,前述结构的防松螺栓其V形头的两个侧沿刚好与轮毂芯轴外侧壁相适配,即防松螺栓V形头在固定轮胎后其正转反转都受到轮毂芯轴的反作用力,相对于公知固定螺栓,所述防松螺栓与轮毂芯轴之间的定位由一个点增加为两个点,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松动,从而使轮胎的固定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固定螺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斯太尔系列货车固定轮胎用的防松螺栓,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帽体和螺柱,所述帽体由半径为18mm的半圆柱1与V形头2一体成型获得,所述V形头2的一侧与半圆柱1弦断面等大,从外观看,V形头2是半圆柱1的自然延伸形成的,V形头2的另一侧沿远离半圆柱1的方向向外延伸,V形头2最外侧的横向距离为40mm,该距离可以略大或略小如42mm或38mm都是可行的,所述V形头2外侧两个侧沿的夹角为169°,且V形头2两个侧沿交汇部分(即V形头的槽底)与半圆柱1的垂直距离为14.2mm。该V形头的结构特别是夹角设置是为了与轮毂芯轴圆周外侧壁相适配,保证该防松螺栓固定到轮毂上后,V形头与轮毂芯轴圆周外侧壁有两个接触点并由此保证轮胎的可靠固定防止其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超生,未经吴超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携式装置的旋转枢纽器结构
- 下一篇:手动油压泵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