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壳棕扫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546.1 | 申请日: | 200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952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丰年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6601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壳棕 扫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用具,尤其是塑壳棕扫把。
背景技术
目前,棕扫把的制作通常是用数片棕片层层叠加,手工连线扎紧后,与把杆通过铁丝紧固连接,这种制作方式工艺繁杂,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初学者难学难掌握,产品形状大小规格难统一,生产量低,需要较多的棕片,原材料浪费大,扫把成品外形不够美观,手工扎制容易松解,牢固性差,使用寿命短,且运输时占用空间大,增加运输成本,又易于在运输中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节约原料、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易于运输的塑壳棕扫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塑壳棕扫把,包括棕片、把杆和塑壳,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棕片顺其长度卷成为实心的棕片卷子,塑壳分为内壳和与之匹配配装的外壳,内壳内腔设有等分为1~20个开口朝下的一排或两排格子,每个格子内分别嵌入一个棕片卷子的一端,通过枪钉固定,内壳上端设有内壁为螺纹的圆管与把杆下端螺接。
所述的把杆为套膜铁管,其上端与手把套连接,下端与螺牙连接,螺牙与圆管内壁的螺纹匹配配装。
所述的手把套其端头侧面设有通孔。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扫把的棕片上部用塑壳代替,需要的棕片高度约可减少为原高度的40%,因此可节省约60%的棕片,节约原料;通过枪钉把棕片卷子打牢在塑壳上,取消了手工连线工艺,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省时省力,产量高,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成品形状、大小规格一致性好;内壳外设有外壳,外形美观;把杆和内壳为螺接,运输时可将把杆和塑壳拆解分装,占用空间小,降低了运输成本,且不易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内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孔2.手把套3.把杆4.螺牙5.外壳6.圆管7.内壳8.格子9.棕片卷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塑壳棕扫把,包括棕片、把杆3和塑壳,把棕片切成需要的长度,棕片顺其长度卷成为实心的棕片卷子9,塑壳分为内壳7和与之匹配配装的外壳5,内壳7内腔设有等分为7个开口朝下的一排格子8,每个格子内分别嵌入一个棕片卷子9的一端,从内壳7侧面通过枪钉打牢固定,用梳机把棕片卷子9的另一端梳开,再用押刀切齐,内壳7上端设有内壁为螺纹的圆管6与把杆3下端螺接。
格子8根据需要制作的扫把大小和长度可设为1~20个。
把杆3是用铁管套上塑料收缩膜,成为套膜铁管,其上端与手把套2连接,下端与螺牙4连接,螺牙4与圆管6内壁的螺纹匹配配装。这种螺接方式可方便地将把杆3与塑壳组合或拆卸。手把套2和螺牙4采用塑料材质。
手把套2其端头侧面设有通孔1。方便扫把的悬挂。
实施例2:
参照图2,内壳7’内腔设有两排格子8’,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丰年,未经何丰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