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车用冷却系统气液分离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40752.2 申请日: 2009-04-17
公开(公告)号: CN201405724Y 公开(公告)日: 2010-02-17
发明(设计)人: 李坚;张帆;韦夏 申请(专利权)人: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K11/04 分类号: B60K11/04;B60H1/04
代理公司: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胡吉科;李思莹
地址: 545007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车用 冷却系统 分离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涉及用于排除冷却液烟雾的设备,具体涉及发动机冷却水套的高点处的气体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带到膨胀箱中进行气液分离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微车(发动机排量不超过1.2L,整车总质量小于1500kg,车长小于3.5m,车宽小于1.5m,载质量不超过1000kg的汽车为微车。)常见的冷却系统排气结构如图1,其中,5为水泵,4为发动机,发动机总成上的冷却液出口3通过管路与散热器6、暖风机2相连,散热器6与膨胀箱1通过一个压力阀7相连。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膨胀箱1设置在冷却系统的压力循环回路外。当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回路流动,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达到压力阀开启压力后,冷却液会溢流到膨胀箱。仅在溢流至膨胀箱时才能够进行气液分离。

这类冷却系统结构的缺点就是:由于存在压力阀控制,冷却系统中的气体不能够实时进行气液分离,使得冷却系统中存在气体,尤其是在发动机冷却水套的高点和散热器的上水室。这部分气体容易导致冷却系统的气堵,使得冷却液流量减少而引起水温偏高,更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水温过高损坏发动机。

冷却水套是水冷式发动机中用于冷却缸体和缸盖的,冷却液在冷却水套中流动,带走缸体和缸盖中的热量,避免缸体和缸盖因为高温产生变形。冷却水套的高点是指冷却水套中与地面的距离最大的点。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微车所采用的结构导致气液分离不彻底,提高微车冷却系统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车用冷却系统气液分离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车用冷却系统气液分离结构,包括膨胀箱、暖风机、发动机冷却液出口、水泵、散热器、压力阀、节流阀体,发动机总成上的冷却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散热器、暖风机相连,还包括连接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出口和所述膨胀箱的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管路包括暖风机管路,所述暖风机管路一端连接在暖风机的进水口处的三通管上,另一端连接在膨胀箱的上端接口处的三通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管路包括发动机管路,所述发动机管路通过节流阀体,所述发动机管路一端连接发动机,另一端连接的膨胀箱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压力阀置于所述膨胀箱上。可以使得冷却系统实时进行气液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包括几段金属管焊接成的一个起过渡连接作用的组合通管,所述组合通管固定在车架上,发动机的出水接口与组合通管、暖风机与组合通管、散热器与组合通管、溢水壶与组合通管通过橡胶管连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管路连接使用扩口式连接,用管箍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包括几段金属管焊接成的一个起过渡连接作用的组合通管,所述组合通管固定在车架上,所述发动机管路包括三段管子,中间的一段是金属管,焊接在组合通管上,一段是连接发动机冷却液出口和金属管的,另一段连接金属管和膨胀箱上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微车用冷却系统气液分离结构改善微车冷却系统的气液分离效果,冷却系统可靠性增强。通过技术改进,使得冷却系统具有自动气液分离功能。当冷却系统中存在气体的时候,气体会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带到溢水壶中进行气液分离。有效的解决了微车中置、倾斜发动机的排气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微车用冷却系统气液分离结构因为有发动机排气管路和暖风机排气管路同时连接膨胀箱进行排气,在加注完成后进行循环的过程中,能够将发动机冷却水套的高点处的气体也通过膨胀箱排出。因为该冷却系统能够实时排气,能够全部排出冷却系统内的空气。所以在补给防冻液的过程中操作时间缩短可以保证一次将冷却液加注够。对于售后人员进行冷却液的更换更加的方便,缩短了操作时间。

在原来的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补偿是通过冷却液的体积缩小后,在散热器中形成负压将溢水壶中的水吸入散热器中进行冷却液的补偿。在更改后的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补偿是时时进行的,不需要产生负压来吸入冷却液,冷却液的补偿能力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冷却系统气液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系统气液分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