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硝酸滴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789.5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32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珂;伍祥武;陈进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百韧特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韦 微 |
地址: | 545006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酸 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硝酸滴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纳米氧化锡和掺锑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工艺中,预制无氯纳米级前驱体过程中使用的硝酸滴流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氧化锡和掺锑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预制无氯纳米级前驱体,反应过程的温度,浓度等技术参数对纳米粒子的形成影响很大,反应过程是放热反应。现有的制备过程中,有使用硝酸配制酸性溶液的工艺,但未见有通过滴加硝酸制备膏胶状前驱体的工艺。本申请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一种通过滴加硝酸制备膏胶状前驱体的制备工艺,硝酸是该反应过程中的氧化剂,是滴流加入,硝酸的滴加速度和效果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实践证明,硝酸只能以均匀滴流的方式适量滴加,才能产出纳米级的前驱体。
在材料试验及制备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工作环境的温度往往由常温升到50℃,甚至100℃或者更高,这对本来就易分解的硝酸来说,就更容易促进其分解,从而影响硝酸的正常加入和使用,且制备工艺过程振动大,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入方式,促使硝酸能均匀、有效、适量的加入,确保试验和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显得尤其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均匀、有效、适量的加入硝酸的硝酸滴流装置,以确保在纳米氧化锡和掺锑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工艺中,采用硝酸滴流工艺预制无氯纳米级前驱体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硝酸滴流装置,该装置包括硝酸高位槽、输送管、滴流管和塑料阀,输送管分别与硝酸高位槽和滴流管连通,滴流管底端插入反应器内,所述的滴流管上安装有塑料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输送管由总输送管和两根并联的分输送管构成,每根分输送管上分别连通两根并联的滴流管,总输送管上安装有塑料阀。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硝酸滴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硝酸的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及制备工艺过程振动大等特点,采用硝酸高位槽、输送管、滴流管和塑料阀的有效组合,能够达到均匀、有效、适量滴加硝酸的效果,很好地解决了硝酸滴加不均匀、不稳定、不安全的问题,确保采用硝酸滴流工艺预制无氯纳米级前驱体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硝酸滴流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之一种硝酸滴流装置安装在反应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去掉数字显示表、调频器和保险)。
图中:
1-硝酸高位槽,2-输送管,21-总输送管,22-分输送管,3-球阀,4-滴流管,5-反应器,6-高速搅拌器,7-温度计,8-数字显示表,9-调频器,10-保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硝酸滴流装置(参见图1-图2),包括硝酸高位槽1、输送管2、滴流管4和球阀3,所述的输送管2由总输送管21和两根并联的分输送管22构成,总输送管21与硝酸高位槽1连通,每根分输送管22上分别连通两根并联的滴流管4,滴流管4底端插入反应器5内,所述的总输送管21和滴流管4上分别安装有球阀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阀门也可以不用球阀而采用其他塑料阀。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总输送管也可以不安装球阀,通过滴流管上的球阀来控制硝酸的滴加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换,所述的输送管的分输送管和滴流管的根数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硝酸高位槽和塑料阀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塑料(PVC)、聚丙烯(PE)或ABS工程塑料。
工作原理:
纳米氧化锡和掺锑氧化锡纳米粉体生产之预制无氯纳米级前驱体过程中,先将硝酸添加到硝酸高位槽中,通过控制塑料阀来调整硝酸的滴流速度,使硝酸通过滴流管匀速的滴加到反应器中,再通过反应器中的高速搅拌器将物料搅拌均匀,反应器中安装有温度计,其测量的温度通过数字显示表显示,反应器还配置有调频器和保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百韧特先进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柳州百韧特先进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7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糖尿病性神经障碍的新型预防剂和/或治疗剂
- 下一篇:粘附体、粘附片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