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1468.7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7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帆;邵晓光;方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9/02 | 分类号: | B65B39/0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里程 |
地址: | 330024***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装缸技术领域,是用于粉尘装缸回收过程中防止粉尘物料产生外泄、飞扬污染环境的装置,采用气动、液压或者电动等驱动装置伸缩,可以用于冶金、食品、建材以及相关的粉尘回收领域。
背景技术
在粉尘回收领域中,高效、完整的回收是十分重要的,粉尘回收的好坏无论是对环境还是企业的经济利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工业产生的粉尘或烟气属高温物体且易于挥发,所以粉尘回收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且耐高温。目前采用最多的粉尘回收方法是将设备或者粉尘容器的出口和粉尘罐之间用下料装置连接,粉尘罐装满后移走。粉尘回收时要求下料装置能完整的盖住粉尘罐使粉尘不外冒,当粉尘罐移走时又要立刻将下料装置关闭防止高温粉尘落地。目前,国内采用的下料装置在下料时和粉尘罐之间的密闭不够严实,当停止下料时又不能快速的将出料口封闭。而且下料装置的长度不易调节,粉尘罐与连接装置连接后不易取出;当粉尘罐偏高或者偏低时不能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如果采用人工调节即浪费时间操作环境又非常不好。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缺点对下料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下料装置,该下料装置,方便粉尘罐的放置与取出,使接口处有良好的密闭性,并且能迅速的关闭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伸缩下料装置,该可伸缩下料装置包括上部的进料口、下部的出料口,上端的进料口和下端的出料口之间有供物料下落的物料通道,物料通道由两套内、外套筒组成。内套筒上端固定在进料口处,下端插入外套筒内;外套筒下端安装在出料口上。套筒外安装有长度可以随套筒伸缩的蛇皮管,蛇皮管上下端分别固定在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套筒上有一对翻板阀和一对翻板气缸,翻板阀通过连杆与装置前后的两个翻板阀伸缩气缸连接;在下料装置两边有一对伸缩气缸,气缸上端与进料口连接,下端与出料口连接。
可伸缩下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下料装置的进料口与上部的排灰机构连接。工作时先将粉尘罐放置在下料装置的正下方,然后两个伸缩节气缸活塞杆带动出料口向下运动,同时伸缩节外套筒向下滑动,蛇皮管伸长。当出料口盖板被紧紧压在粉尘罐上使接口封闭后气缸停止运动。随后两个翻板阀气缸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两边的翻板阀向下翻转,这时翻板阀打开使物料顺着伸缩节套筒向下落进粉尘罐。当翻板阀旋转90度达到竖直的极限位置时气缸停止运动。粉尘罐装满之后翻板阀气缸动作带动翻板阀向上翻转到达水平位置关闭下料通道,气缸停止运动。最后伸缩节气缸向上运动带动出料口离开粉尘罐以使粉尘罐方便地取出。
本设计中提到的所有气缸都可用液压缸、电动推杆等替代,工作原理和气压驱动一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动作迅速、可靠;下料装置可以自由伸缩,方便与不同高度的粉尘罐连接,方便粉尘罐的放入与取出;下料装置出料口与粉尘罐之间封闭性好,防止粉尘外漏;在粉尘罐装满之后,翻板阀可以将出料通道暂时封闭,防止高温粉尘掉落;可以通过控制翻板阀气缸活塞的位置控制翻板阀开口大小从而控制物料的流量。通用性好,可伸缩下料装置可以用于冶金中的烟尘回收、食品行业如面粉的储运、建材行业如水泥的储运等其它粉尘回收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下料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伸缩下料装置俯视图。
其中包括进料口1,出料口2,伸缩节外套筒3,伸缩节外封蛇皮管4,伸缩节内套筒5,伸缩节气缸6,翻板阀气缸7,翻板阀8,连杆9,伸缩节导杆10,连杆接头组件11。伸缩节气缸6共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下料装置左右两边。气缸上下端固定,工作时下料装置沿伸缩节导杆10上下移动。翻板阀气缸7共有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下料装置前后端,气缸安装在伸缩节蛇皮管4外面。翻板阀8安装在蛇皮管4内部,工作时气缸通过连杆装置9带动翻板阀8开合。伸缩节外封蛇皮管4上下端分别固定在进料口1和出料口2上。伸缩节内套筒5上端固定在进料口1上并将下端插入外套筒3内,伸缩节外套筒3下端固定在出料口2上。翻板阀气缸7位置可以控制,从而控制阀口大小是物料流量得到控制。
可伸缩下料装置只能竖直安装使用,翻板阀8只供移走底部粉尘罐时暂时切断出料口,不可作为物料的长期关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1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胫骨平台后侧解剖型接骨板
- 下一篇:水刀除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