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胸腔引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2368.6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汤健华;姚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健华;姚荣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胸腔 引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适用于胸部手术及各类气胸、血胸、血气胸、脓胸引流时排气、排液和贮存引流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处理的常用治疗器具之一。
背景技术
人体的胸腔是一个负压腔,正常人的胸腔气压一般低于大气压6~10厘米水柱,以利于人吸气时肺部易于张开、能够本能地收缩呼吸。在临床中对实行了胸心外科手术和胸部外伤救治的病人,由于胸腔打开缝合后,胸腔内负压消失,需要排出胸腔中的积血积液以及部分空气,以使得胸腔内气压恢复原来低于大气压的状态,又或者针对非胸心外科手术和胸部外伤救治的病人,但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将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体内等情况,此时就必须使用引流系统,将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引流至瓶内。
现有的引流系统一般包括积液腔、水封腔和调压腔,水封腔和积液腔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防止水封液在胸腔负压过大时由水封腔进入积液腔。上述单向阀还要确保当水封管里的气体由于水柱向上波动时必须能够通过,则其阀芯和阀壳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那么吸附在单向阀内部水封腔中的水珠有可能会随着气流流到积液腔中,随着病人的呼吸,这种现象有可能会重复出现,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使得水封腔内无水封液而导致胸腔内部和外部大气相通,此时病人就会出现气胸,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胸腔引流系统进行改进,使得水封腔中的水封液不会随着气流流至积液腔中。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胸腔引流系统,包括具有空腔的瓶体、瓶盖、设置在所述的瓶盖上的与所述的空腔相通的接口,所述的空腔由隔板分隔成积液腔、水封腔、调压腔,所述的水封腔内设置有水封管,所述的水封管的下管口与水封腔相通、上管口与积液腔相通,所述的水封管内设置有单向阀,且所述的水封管内位于所述的单向阀的上方与上管口之间设置有挡板,上述单向阀的出口在沿着所述的水封管的延伸方向上投影在所述的挡板上,确保从单向阀的出口喷射出的水珠能够被挡板挡住。
所述的挡板所在平面与水封管的延伸方向呈10°~80°夹角,则挡板上凝聚的水珠会自动滴下,当单向阀里面的阀芯下落时水珠会流淌回水封管内。
所述的上管口开设在水封管的侧壁,所述的水封管上位于所述的上管口的上方还具有挡片,该挡片为水封管侧部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阻止水珠进入积液腔。
所述的挡板的根部设置在所述的上管口的底沿,挡板的根部高于梢部,因此阻水功能比较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了水封腔中的水珠不会随着气流进入积液腔,该引流系统临床效果更加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胸腔引流系统的侧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其中:1、瓶体,10、空腔,2、瓶盖,20、接口,21、引流管,22、排液口,3、隔板,4、积液腔,5、水封腔,6、调压腔,7、水封管,71、下管口,72、上管口,73、挡片,8、单向阀,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所示的多功能胸腔引流系统,包括具有空腔10的瓶体1和瓶盖2。所述的空腔10由隔板3分隔成如图所示的积液腔4、水封腔5、调压腔6。所述的积液腔4被隔板分隔成顶部相通的三个腔体,三个腔体的体积自左往右递增,所述的瓶盖2上对应于最左边的腔体设置有与腔体相通的接口20,该接口20与引流管21连接,则积血积液首先收集在最左边的腔体中,最左边腔体集满之后流至中间腔体,中间腔体集满之后流至最右边腔体,最左边腔体刻度比较精密,易于操作控制,三个腔体则容积较大。所述的瓶盖2上对应于所述的积液腔4开设有排液口22,可以将积液腔4中的积液倒掉。所述的瓶盖2上对应于水封腔5设置有接口20,该接口20为加液口,所述的瓶盖2上对应于调压腔6也设置有用于加液的接口20(调压腔6顶部的接口20与水封腔5顶部的接口20在该图中相重叠而不可视),通过调节调压腔6的水位可以达到调节负压吸引压力的目的。
所述的水封腔5内设置有水封管7,所述的水封管7的下管口71与水封腔5相通、上管口72与积液腔4相通,所述的水封管7内设置有单向阀8,单向阀8可以防止病人呼吸波动幅度较大时水封液进入积液腔4而导致气胸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健华;姚荣平,未经汤健华;姚荣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2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挂衣绳松紧、高低的晒衣架
- 下一篇:一种保温隔热餐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