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2730.X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07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汤传盛;常峻;刘玉明;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五洲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H01B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3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计算机 输入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仪表用电缆,尤其涉及一种高频场合下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用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电气仪器仪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电气仪器仪表连接电缆的性能指标。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电缆是各相关装备电子单元之间传输编码、报文数据传输及电能传输的连接线。该类电缆需要在高频电磁场合下应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低衰减、低阻抗、低串音等电性能,同时需要电缆具有一定柔软性。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能较好满足相应要求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用电缆,使其在高频电磁场合下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低衰减、低阻抗、低串音等电性能,同时具有信号传输、电能传输双重功能和一定的柔软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测量和计算机输入用电缆的结构特点是:导体采用单根或多根铜导体绞合结构,在导体上挤包形成硅烷交联聚乙烯或PE绝缘层,每两根绝缘线绞合成对绞组,在对绞组上绕包有聚酯带并放置单元引流线和轧纹纵包铜带形成单元屏蔽隔离层,并以此构成单元对绞组,将单元对绞组按顺序排列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的外表面绕包形成包带层,在包带层和总屏蔽引流线上纵包轧纹铜带总屏蔽层,在总屏蔽层的外面绕包包带层后挤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或TPU弹性体材料形成外护套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采用了高电气性能和高机械性能的硅烷交联聚乙绝缘材料或PE料,材料易得,加工方便,性价比最高;
2、本实用新型中单元组外采用铜带扎纹纵包屏蔽层和多根铜丝软引流线,与铜丝编织类屏蔽相比,屏蔽效果好;与铜带直接纵包相比,具有柔软性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同一缆芯中的多组单元组绞合节距设置为不同,可以降低串音对电缆传输信号的影响,确保了电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降低电缆的线对间的电磁耦合,实现电缆高传输速率、低传输阻抗、低衰减等传输性能;
4、单元组屏蔽是为了实现减少电缆的线对间电磁干抗,缆芯总屏蔽是为了实现减少电缆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干扰或周围环境对电缆产生干扰。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铜带扎纹纵包结构,一方面提高了电缆柔软性,另一方面比铜丝编织屏蔽效果要好;
5、本实用新型中外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或TPU弹性体材料,是环保、安全、可回收重复使用的新型材料,具有耐潮湿、适应高盐碱、温差变化大等特殊恶劣环境的特性;
6、本类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750V或直流1100V及以下系统控制与电能传输。
7、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防干扰性能要求高的电子计算机、检测仪器、仪表的连接,具有信号传输和电能传输双重功能,在高频场合下更显示出其优越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对绞组,4聚酯带,5单元引流线,6单元屏蔽隔离层,7单元对绞组,8缆芯,9包带层,10总屏蔽引流线,11总屏蔽层,12包带层,13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导体1采用单根或多根铜导体绞合结构,并在导体1上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或PE绝缘层2,每二根绝缘线绞合成对绞组3,缆芯中的多组对绞组3分别设置为不同的节距,在对绞组3上绕包有聚酯带4并放置单元引流线5和轧纹纵包铜带形成单元屏蔽隔离层6,并以此构成单元对绞组7,将单元对绞组7按顺序排列成缆构成缆芯8,在缆芯8的外表面绕包形成包带层9,在包带层9和总屏蔽引流线10上纵包轧纹铜带总屏蔽层11,在总屏蔽层11外面绕包包带层12后挤包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或TPU弹性体材料外护套层13。
具体实施中,导体采用镀锡软铜线,其性能符合GB/T3956-1997第1或第2种镀锡软导体的要求,规格为0.5mm2、0.75mm2、1.0mm2、1.5mm2和2.5m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五洲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五洲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2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荧光粉层白光LED
- 下一篇:LED显示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