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柱的塑料与铅结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2903.8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56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储昭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迅启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32;H01M2/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6600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塑料 结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池极柱的塑料与铅结合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蓄电池极柱基本全部采用铅制,外套有橡胶密封圈;虽然铅的化学稳定性较好,但毕竟属于金属材料,还是会受到电池中酸液的腐蚀,使用时间久了给电池带来安全隐患,且橡胶密封圈与塑料外壳间不能紧密结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极柱的塑料与铅结合结构,在铅极柱外注塑使酸行路线增长,减小酸液的升爬力,有效防止酸腐蚀极柱;且注塑使包紧度更大,塑料套与塑料外壳间融合也更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极柱的塑料与铅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铅极柱,铅极柱外有多道卡箍,卡箍外包裹有塑料套。所述的塑料套是直接在铅极柱外注塑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极柱的塑料与铅结合结构,在铅极柱外注塑使酸行路线增长,减小酸液的升爬力,有效防止酸腐蚀极柱;且注塑使包紧度更大,塑料套与塑料外壳间融合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池极柱的塑料与铅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铅极柱1,铅极柱1外有多道卡箍2,卡箍2外包裹有塑料套3。所述的塑料套3是直接在铅极柱1外注塑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迅启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迅启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2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