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立杆钢管搭接扣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3228.0 | 申请日: | 200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7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明清 |
主分类号: | E04G25/08 | 分类号: | E04G25/08;E04G7/06;E04G7/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154003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扣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中立杆钢管搭接扣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搭设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时所用的立杆钢管搭接的扣件,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执行,以往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普遍所采用的钢管模板支架的搭设方式,已违反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图1所示,其采用扣件将两根立杆搭接在一起,以对建筑模板形成支撑,但是,这种搭接方式形成立杆的偏心受力,没有达到立杆钢管的轴心负荷,立杆刚度性差,影响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存在安全隐患;另一种搭接方式如下所述,其采用扣件将两根立杆对接在一起以对模板形成支撑,但由于各建筑物的高度不同,因此所需模板支架的高度也存在很大差异,而上述对接的上下立杆之间的距离不可调,只能通过切割下段钢管的方式来调节支架的高度,但是钢管被切割后往往又不适用于下一个建筑工地,增加施工成本,大多数施工方不愿意采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体系的立杆搭接扣件,采用本扣件可保证整个支架体系中的立杆轴心受力负荷,以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条文,从而保证模板支架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要求,提高使用安全性;且支架的高度可随意调整。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立杆钢管搭接扣件,所述扣件由三个单元扣件呈“一”字形连接在一起,各单元扣件包括:
具有圆弧形凹口的扣件本体,和一个铰接于扣件本体上的圆弧形压环,所述压环的圆弧与所述凹口的圆弧相对以将立杆钢管夹持于压环和扣件本体之间,所述压环的一端铰接在扣件本体上,压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与扣件本体上的螺栓相连接;所述三个单元扣件呈“一”字形连接时各单元扣件的开口方向呈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扣件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扣件本体及压环由铸钢制成。
所述压环通过铆钉铰接在扣件本体上。
所述螺栓为T型紧固螺栓,螺栓与扣件本体活动连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扣件可将需上下搭接在一起三根立杆钢管扣牢形成对模板的支撑,能将上部负荷均匀地分配在下部两根立杆上,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强制性条文,保证了钢管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提高了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安全性,且支架的高度可任意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立杆支架采用扣件式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上下立杆偏心受力。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2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件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1扣件本体,2压环,3铆钉,4螺母,5螺栓,6凹口,7丝杠,8连接钢管,9、9′、9″立杆,10水平钢管,11木方,12定型模板,13单元扣件。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
实施例:图2、2A所示,本实施例的3立杆钢管搭接扣件,该扣件可视为由三个单元扣件呈“一”字形连接在一起所形成,各单元扣件包括:
具有圆弧形凹口的扣件本体1,和一个铰接于扣件本体上的圆弧形压环2,所述压环的圆弧与所述凹口的圆弧相对,以将立杆钢管夹持于压环和扣件本体之间,压环2的一端通过铆钉3铰接在扣件本体1上,压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母4与扣件本体上的螺栓5相连接,螺栓5为T型紧固螺栓,与扣件本体活络连接。图3所示,三个单元扣件呈“一”字形连接在一起形成本实施例的整体扣件,各单元扣件的开口方向呈交错设置,螺栓、螺母所在的一端为各单元扣件的开口方向,当螺母4从螺栓5上松开时,压环2可绕铆钉3在扣件本体1上转动。
具体实施中,扣件本体及压环可由铸钢制成,螺母及螺栓可由碳素钢制成,使用时,图3所示,采用本实施例的扣件将三根立杆9、9′、9″固定地扣合在一起,矩阵排布的立杆9以连接钢管8连接在一起形成模板托撑,立杆9上端连接丝杠7,丝杠7的上端固定连接单元扣件13,单元扣件扣合水平钢管10(即俗称主楞或大楞)以支撑木方11(俗称次楞)和定型模板12,立杆9所承受的负荷可均匀地传递到立杆9′和立杆9″上,使得立杆受力均匀,负荷合理,改变了目前普遍使用的钢管支模架立杆偏心受力的状况,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保证了钢管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提高了建筑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且立杆9与立杆9′和立杆9″之间的距离可任意调节,以满足不同楼层高度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明清,未经杜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压路机振幅调节机构
- 下一篇:出水开关和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