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1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引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3435.6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2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华;蔡同甫;吴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鼎互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10 kv 油浸式 电流 互感器 一次 引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更具体地说是LB系列11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引出结构。
背景技术
LB系列11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为线路中的测量仪器、仪表继电保护和控制装置传送信息;使测量保护和控制装置与高压隔离;有利于仪器仪表标准化,小型化。
图1所示,目前,电力系统中使用的LB系列11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是在绝缘瓷套11与顶部膨胀器12之间设置有储油柜13,储油柜13一般为铸铝或铸铁件,储油柜13分别通过上压圈14、和下压圈15与顶部膨胀器12和绝缘瓷套11进行联接,在储油柜13上铸孔,一次线是通过在储油柜13上的铸孔引出,产品的串并联变换是通过在储油柜13内部和外部增加设置联接板16来实现。这种一次线引出的形式在结构上不够简化,使材料成本无法得较大的降低,产品工艺性无法得到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11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引出结构,以简化其结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工艺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110kV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引出结构的特点是:设置绝缘瓷套为长颈瓷套,在其长颈段上设置颈部铸孔,一次线在长颈瓷套的颈部铸孔中引出,并与位于长颈瓷套外周的串并联板相联接;在所述长颈瓷套的顶部设置环形均压紧固圈,以所述环形均压紧固圈与膨胀器直接联接,在所述环形均压紧固圈的外周呈一体化设置伸向下方的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与串并联板之间按设定方式进行串并联连接。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储油柜、一个压圈和内部联接板,由此,每台产品可节约生产成本约1500~2000元;
2、本实用新型一次线的长度缩短,由于减少一次线用材,由此,每台产品可节约生产成本约500~800元;
3、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约变压器油约30kg;
4、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的简化使产品工艺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1中标号:11绝缘瓷套、12膨胀器、13储油柜、14上压圈、15下压圈、16联接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a本实用新型环形均压紧固圈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图3a、图3b中标号:21长颈瓷套、22串并联板、23环形均压紧固圈、24顶部膨胀器、25连接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3a和图3b,设置绝缘瓷套为长颈瓷套21,在其长颈段上设置颈部铸孔,一次线在长颈瓷套21的颈部铸孔中引出,并与位于长颈瓷套21外周的串并联板22相联接;在长颈瓷套21的顶部设置环形均压紧固圈23,以环形均压紧固圈23与顶部膨胀器24直接联接,在环形均压紧固圈23的外周呈一体化设置伸向下方的连接板25,在连接板25与串并联板22之间按设定方式进行串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中,环形均压紧固圈23为金属导电构件,一圈多用,既实现了产品的外绝缘瓷套与顶部膨胀器24之间的过渡联接,以节省储油柜、减少变压器油的用量,又能均压和实现产品的串并联变换以改变产品的电流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鼎互感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鼎互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