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龙门型装配式钢管提升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3499.6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薛慧君;李兵;井兰花;孙大海;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0 | 分类号: | B66D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 装配式 钢管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门型装配式钢管提升架,属起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近年来,我国GDP以年增长率8%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据预计,未来15年内,我国用电需求将每年递增5%~6%。我国电力负荷需求的2/3分布在京广铁路线以东地区,而这些地区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矛盾十分严重。将东西部地区的能源进行合理配置,是电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随着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不断发展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对实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根据我国能源储备和电力负荷分布极不均衡的状况,发展特高压输电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888kv及1000lv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均采用钢管结构的铁塔进行架设。但是,对于设置在山区的塔位,由于大型装卸设备受到山区运输条件的限制,致使其无法进入施工现场,而铁塔钢管的单件重量有的高达6T,长度达到6m,从而给铁塔钢管的装卸和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使大型装卸设备能够进入施工现场,多数单位采用开山修路的方法,有的则采用直升机进行运输装卸。其不仅费工、费时,延误工程的进展,而且成本费用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和运输,且装配方便、占地面积小的龙门型装配式钢管提升架。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龙门型装配式钢管提升架,包括由提升支架和根开横梁组成的龙门框架,以及丝杆、螺母、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框架的提升支架内,分别设有与固定在提升支架上的固定螺母螺纹连接的丝杆,丝杆与根开横梁水平设置的提升横梁连接固定。
所述提升支架由两根相互平行的、且之间留有间距的立柱构成。
所述提升横梁为“工”字型钢,两端开设有与丝杆穿接的通孔。
其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龙门型装配式钢管提升架,由于采用丝杆、螺母作为铁塔钢管的装卸工具,且采用现场装配的结构、手工操作装卸的方式,故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电力系统在架设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过程中,对大型铁塔钢管装卸困难的难题:其不仅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体积较小,而且可以现场装配,从而方便和灵活了分散运输或携带;同时,其装配容易,对现场装配的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手工操作轻便省力,装卸效率高,成本价格低。因此,是当前电力系统在架设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装卸工具,特别适合大型装卸设备无法进场的山区、沼泽等环境条件下的大型铁塔钢管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龙门型装配式钢管提升架,包括由提升支架和根开横梁组成的龙门框架,以及丝杆、螺母、棘轮、扳手。龙门框架的提升支架5分别由两根相互平行的、且之间留有间距的立柱构成,其下端焊接在根开横梁9上,其上端与联结板4连接固定。联结板上垂直开设有通孔,通孔上连接固定螺母3。丝杆6通过该固定螺母延伸在提升支架内,分别穿过与根开横梁水平设置的提升横梁8两端开设的通孔,由垫块10连接固定。提升横梁8为“工”字型钢。延伸在固定螺母3之上的丝杆6上连接有棘轮2,棘轮与扳手1连接。
为适应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现场装卸大型铁塔钢管的需要,在龙门框架根开横梁两边的底面和边侧,分别安装有支撑垫块。
使用时,将铁塔钢管7的一端置于提升横梁8上,同时、同向转动提升支架5上的扳手1,使棘轮2带动与提升横梁连接固定的丝杆6作向上的提升或向下的降落,从而实现对大型铁塔钢管的装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3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组拆净水器
- 下一篇:汽车起重机的起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