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浮压动力能源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4167.X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万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春雷 |
主分类号: | F03B17/02 | 分类号: | F03B17/0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400甘肃省白***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浮压 动力 能源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浮动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浮压动力能源输出装置。
能源输出装置、其结构简单、应用方便、使用广泛。
背景技术
在通常应用液体传动中,具有代表性应用的是现有的水力传动发电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液体水的位差势能,再通过流量排放冲击叶轮,把水的势能与动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的转动,最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应用。因此在提高动力输出的传统方法中,都是围绕着增加液体势能与排放量等方面,没有涉及到浮力转化应用,而这种水力发电需要依赖于各种河段的自然条件,且其效能的利用率还不尽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效能利用率、将液体浮力能与压强能相互连续施动转化动力的液浮压动力能源输出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液浮压动力能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浮子、上下设有带孔的堵头的缸体和控制阀;所述浮子内置于所述缸体,并由连有动力输出杆的活塞与浮体组成,该动力输出杆穿过所述堵头上的孔;所述缸体与所述控制阀通过连通管相连通,且所述控制阀设有外连通管。
所述控制阀为二通阀、三通阀或四通阀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缸体内的堵头上均设有密封垫和弹簧。
所述动力输出杆在所述浮子的一端或两端。
所述连通管不止一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形成了倒置密封的液体回路,从而造就了充足的液体储备空间,因此无论任何大小的浮子,均可以在有限的液体排放中获得更多的浮能量转化。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阀门的切换,使得浮子形成浮子与堵头间的性质改变——即上行时浮子受浮力作用与液压、势能同时做功,下行则浮子受到液体压强与势能作用做功,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效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四通阀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通阀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二通阀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输出杆 2-活塞 3-浮体 4-浮子 5-堵头6-缸体 7-控制阀 81-连通管I 82-连通管II 83-连通管III84-连通管IV 9-弹簧 10-密封垫 11-外连通管 a、c-进液口b、d-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液浮压动力能源输出装置包括浮子4、上下设有带孔的堵头5的缸体6和控制阀7,其中控制阀7为四通阀(参见图1)。
浮子4内置于缸体6,并由连有动力输出杆1的活塞2与浮体3组成,该动力输出杆1穿过堵头5上的孔;缸体6与控制阀7通过连通管I 81、连通管II 82相连通,且控制阀7设有外连通管11。外连通管11设有进液口a、出液口b。
使用时,装置内部充满液体后,关闭控制阀7,且进液口a水位高于出液口b水位。此时装置内浮子4受浮力作用止于至缸体6的顶端。
操控控制阀:使液体由进液口a通过连通管I 81进入缸体6、由出液口b通过连通管II 82排出缸体6。此时,进液口a、出液口b同时被打开,使得缸体6内的液体形成正负压两个环境——以缸体6内置浮子4的活塞2下端面为界面,端面以上为正压、端面以下为负压;故此液体由进液口a通过连通管I 81进入缸体6,液压推动浮子4下行做功;浮子4的活塞2下端面以下的缸内液体通过连通管II82由出液口b排出,浮子4下行做功至缸体6底端停止。
连续操控控制阀:使液体由进液口a通过连通管II 82进入缸体6,由出液口b通过连通管I 81排出缸体6。此时,进液口a、出液口b同样打开,缸体6内的液体同样形成正负压两个环境——以缸体6内置浮子4的活塞2下端面为界面,端面以下为正压、端面以上为负压;故此液体由进液口a通过连通管II 82进入缸体6,液压推动浮子4上行做功;与此同时,因浮子4受浮力作用也上行同时做功,浮子4的活塞2下端面以上的缸内液体则通过连通管I 81由出液口b排出,浮子4上行做功至缸体6顶端停止。
连续循环操控控制阀7,通过控制阀7的不断切换操作,使得浮子4实现了上下的往复运动并做功,把动力通过动力输出杆1传出,即实现了浮子4的上下交替、连续施动的目的,把液体的势能、压强与浮力能加以综合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春雷,未经万春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4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