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栋温室屋面雨水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4244.1 | 申请日: | 200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3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富远年;冯祥元;俞天泉;周应杰;季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陶涛 |
地址: | 733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屋面 雨水 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栋温室高效节水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连栋温室屋面雨水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连栋温室做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化温室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引进和使用。但是由于西北地区大气干旱,水资源短缺,现有温室灌溉用水为地下水和地表水,每667m2温室耗水量达到180-250m3,未能有效利用雨、雪等自然降水,任其自流漫灌,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易造成设施设备水渍损坏和环境脏乱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栋温室屋面雨水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连栋温室没有有效利用自然降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在南坡阳光板和北屋面彩钢板间形成雨槽,在雨槽端头主体立柱上组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汇水总管道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势是:降低了成本,高效节水,优化水质。可以将雨、雪等自然降水全部回收进入蓄水池浇灌作物,1000m2温室年可回收雨、雪水150m3,占温室总用水量的40-60%,节约了地下水的开采,优化了水质,可以更好地进行作物浇灌,使湿帘、雾喷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连栋温室屋面雨水汇集装置在规划设计上进行了结构创新设计,成功开发雨水回收利用装置,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温室浇灌,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雨槽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连栋温室南坡阳光板5和北屋面彩钢板6间形成第一雨槽1、第二雨槽2、第三雨槽3、第四雨槽4,在雨槽端头主体立柱12上组装有第一进水管7、第二进水管8、第三进水管9、第四进水管10;进水管与汇水总管道11相连,将天然降水通过管道汇集于温室内蓄水池,进行作物浇灌。
连栋温室屋面雨水汇集系统,屋面雨水流入雨槽,雨槽的东端13的高度比西端14的高度坡降2.4-2.6‰。汇集于东墙由进水管道进入蓄水池。
在阴雨天气雨、雪等自然降水从南坡阳光板5、北屋面彩钢板6流入第一雨槽1、第二雨槽2、第三雨槽3、第四雨槽4,分别进入东墙的第一进水管7、第二进水管8、第三进水管9、第四进水管10,再通过汇集水总管道11将雨水全部回收进入温室蓄水池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未经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42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桶盖缓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墙面钩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