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5360.5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95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世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世渊 |
主分类号: | B63H20/08 | 分类号: | B63H2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式舷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舷外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船只行进且可伸缩调整及收纳的伸缩式舷外机,其可以隶属于船只驱动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用以驱动船只前进的舷外机50如图9所示,其主要设有一本体51、一操作把手52及一推进器53,其中该本体51为一不可伸缩及固定型态的杆体,该操作把手52横向固于本体51的顶端,藉以供使用者操作舷外机50方向及船只行进速度,而推进器53固设于本体51的底端,藉以产生水流及推力;
现有舷外机50虽可提供驱动船只前进的效果,然而,由于操作把手52及本体51为不可转动及伸缩地进行调整及收纳,因此现有舷外机50具有一定的体积,对于生活空间狭小的都市人而言,要收纳现有舷外机50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再则,现有舷外机50在使用时,由于本体51为一不可伸缩的固定型态,因此,无法有效地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及湖泊的深度进行调整,因此有加以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针对现有舷外机占用空间大及无法调整使用的缺陷及不足,特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出一种能改进现有缺陷的伸缩式舷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式舷外机,其主要是通过精简的结构配置方式,让本体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进行长度的调整,且可使操作手把在收纳时相对本体转动使用,进而构成一不占空间且可调整使用的伸缩式舷外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式舷外机,其设有一本体、一操作把手及一推进器,其中:
该本体设有一外管、一内管及一锁固组,该内管经外管顶端而可滑动地套设于外管内,而锁固组与外管相结合且与内管相迫紧;
该操作把手与本体相结合;以及
该推进器固设于本体外管的底端。
较佳地,该操作把手与本体相结合且设有一固定座、一转动座、一卡设组及一把手,该固定座固设结合于本体内管的顶端处,该固定座在靠近中段处的一侧边轴向凹设有一容槽,而转动座可转动地与固定座相枢设结合,该转动座在底部成形有两与固定座顶部相结合的结合板,且转动座在靠近固定座容槽的结合板外周缘上凹设有数个可与容槽相对应的卡设槽,该卡设组设于固定座及转动座之间且设有一弹簧及一卡设件,该弹簧设于固定座的容槽中,而卡设件的一端设于容槽中并与弹簧相贴靠,而另一端伸设于转动座其中一卡设槽中,而该把手横向固设于转动座的顶部。
较佳地,该外管在靠近顶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外螺纹,而该锁固组设有一螺套及两贴抵件,该螺套套设于外管的顶端处且在内表面设有一与外管外螺纹相螺合的内螺纹,且螺套在靠近顶端及底端的内表面各凹设有一环槽,而两贴抵件分别为一略呈C形的环体,且两贴抵件分别容设于螺套的两环槽中而与外管及内管外表面相迫紧。
较佳地,该固定座在顶部横向贯穿有一枢孔,而转动座的两结合板分别贯穿有一与固定座枢孔直线相对的结合孔,并通过一穿设于两结合孔及枢孔中的结合件,将转动座与固定座相结合。
较佳地,该容槽在靠近顶端处为贯穿固定座的侧边,而该卡设件于侧边设有一穿出容槽外的推杆。
较佳地,该外管在内表面轴向凸设有一导向条,而该内管在外表面轴向凹设有一与外管导向条相结合的导槽。
较佳地,该内管在底端套设有一可与外管内表面相贴靠的防水环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可通过调整转动座相对固定座角度的方式,使把手朝本体方向转动,并通过松开锁固件螺套的方式,即可使内管朝外管的方向滑动而缩短本体的长度,大幅缩小舷外机所占的体积,让使用者可方便地对于舷外机进行收纳,藉以构成一不占空间且可调整使用的伸缩式舷外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沿4-4剖面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转动操作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6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进行收纳的操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伸缩式舷外机组设于一船只上的操作示意图。
图9是一现有舷外机的立体外观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本体
(11)外管
(111)外螺纹 (112)导向条
(12)内管
(121)导槽 (122)防水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世渊,未经叶世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餐用火锅炉
- 下一篇:用于移动电子靶的25、50分区内块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