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解质离子渗透接地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5685.3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82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金合益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电解质 离子 渗透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防雷电接地技术领域,具体为组合式电解质离子渗透接地体。
背景技术
接地体是一种为保障人身安全以及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必备的保护装置,以往接地体通常采用钢管、角钢或其他钢质材料在地下埋设,由于地下含有多种对金属腐蚀的因素,接地体往往很快就会被腐蚀,现在虽然也有采用有色金属材料制作接地体,但由于成本高很难进行广泛推广,同时传统的接地体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还存在施工难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电解质离子渗透接地体,从而克服了现有接地体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组合式电解质离子渗透接地体,包括筒体和连接组件,筒体为钢管,在钢管的内壁有纳米导电涂层,在钢管的外壁有覆铜层,两组筒体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所述的筒体两端内侧设有内螺纹。
所述的连接组件由上下连接件和连接管组成,连接管内侧设有外螺纹,上下连接件外侧设有分别与筒体的两端内侧螺纹、连接管内侧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
所述的在上下连接件上面和底面有内渗透孔,在连接管中部的壁上也有外渗透孔。
所述的内渗透孔和外渗透孔均匀分布在上下连接件上面、底面和壁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是: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和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了接地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施工安装时,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维护极其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筒体 2.纳米导电涂层 3.覆铜层 4.内螺纹 5.连接组件6.上连接件 7.下连接件 8.连接管 9.外螺纹 10.内螺纹 11.内渗漏孔12.外渗漏孔 13.封头 14.挡板 15.保护罩 16.呼吸孔 17.引线 18.外渗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组合式电解质离子渗透接地体,包括筒体1和连接组件5,筒体1为钢管,在钢管的内壁有纳米导电涂层2,纳米导电涂层2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管防腐性能,同时纳米导电涂层2还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在钢管的外壁有覆铜层3,覆铜层3同样具有导电和保护钢管防腐的作用,筒体1内装有导电离子化合物,两个筒体1通过连接组件5进行连接;筒体的两端内侧设有内螺纹4。
在图1中,连接组件5由上下连接件6、7和连接管8组成,连接管8外侧设有外螺纹9,上下连接件6、7外侧设有分别与筒体的两端内侧螺纹4、连接管8内侧螺纹10相对应的外螺纹9;连接组件5在上下连接件6、7上面和底面有内渗漏孔11,筒体1内的导电离子化合物可由内渗漏孔11渗透到下面一个筒体中,在连接管8中部的壁上也有外渗漏孔12,筒体1内的导电离子化合物同样可通过外渗漏孔12渗透到筒体1外的土壤中,内渗透孔11和外渗透孔12均匀分布在上下连接件上面、底面和壁上。
图2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最上部的两组筒体安装示意图,两组筒体通过连接组件5进行连接,上面筒体的上端装有封头13,如筒体1内导电离子化合物需要补充,可打开封头13添加导电离子化合物,封头13开有呼吸孔16,呼吸孔16可以让空气流入筒体,从而确保筒体内的导电离子化合物不断向下渗漏,上面筒体的靠上端的外侧设有引线17,保护罩15套在上面筒体上,下面筒体的下端装有挡板14,挡板14上有内渗漏孔11,挡板14下装有封头13,封头13开有外渗漏孔18。另外,多组筒体都可以通过连接组件5进行多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金合益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盐城金合益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植物藤
- 下一篇:揉搓式玉米脱粒机排芯口变刚度压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