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介入治疗托臂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5867.0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9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栾智勇;史跃;王振德;徐卫东;周军;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栾智勇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 磊;王明亮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介入 治疗 托臂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介入治疗托臂架。
背景技术
超声介入技术是21世纪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在许多方面已取代外科手术,成为一项主要的微创治疗手段。超声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是通过一系列介入器械和材料与现代化超声诊疗设备进行的诊断和治疗操作。超声微创介入技术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覆盖了肿瘤、囊肿、浆膜腔积液等方面。目前,市场上以及医疗单位未见应用超声介入治疗托臂架,对于长期从事超声介入工作,尤其是在肝癌微波治疗和囊肿硬化治疗等时间较长的超声介入治疗中的医生常感到非常疲劳;操作过程中病人由于受到医生上臂的压迫,也感到非常痛苦。给病人和医生带来了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介入治疗托臂架,解决了超声微创介入术中医生和病人容易疲劳、操作容易污染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减轻超声医生对时间较长的疑难病人检诊中的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托臂架,包括支架顶板,所述支架顶板的上部固定有托臂垫,支架顶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下部插入侧板,侧板的下部与支架脚固定;所述支架顶板的另一端设有另一调节板,该调节板的上部插入支架顶板内,调节板的下部插入侧板,侧板的下部与支架脚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不影响原设备使用,不改变原设备性能的情况下,使医生和病人在检查和治疗中始终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采用质轻,高强度、耐腐蚀钢化塑料材料制作,直接放置于病人身体上部,并与病人身体之间有一定的空隙,通过支撑架与超声诊疗床直接接触,既稳定又舒适;且托臂架使用完毕后,可折叠放置,不占用空间。从而使得医生操作方便,不易疲劳,不易产生污染;病人舒适,不易疲劳;经济实用,易于生产;与超声诊疗床搭配,不影响原设备的操作和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托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顶板;2、螺栓;3、托臂垫;4、转轴;5、调节板;6、侧板;7、支架脚;8、调节板;9、侧板;10、支架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托臂架,包括支架顶板1,所述支架顶板1的上部通过螺栓2固定有托臂垫3,托臂垫3可自由旋转360度,通过托臂垫3医生手臂可自如操作;所述支架顶板1的一端通过转轴4连接调节板5,转轴4设有固定角度90度和120度,调节板5的下部插入侧板6并通过螺栓2固定侧板6,侧板6的下部与支架脚7固定;所述支架顶板1的另一端设有另一调节板8,该调节板8的上部插入支架顶板1内,调节板8的下部插入侧板9并通过螺栓2固定侧板9,侧板9的下部与支架脚10固定。
在使用时,可直接将托臂架放置于病人身体上部,并与病人身体之间有一定的空隙,通过支架脚7和支架脚10与超声诊疗床直接接触,既稳定又舒适;且托臂架使用完毕后,可折叠放置,不占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栾智勇,未经栾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