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锤状指的弹性外固定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6141.9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06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江;冯晓娜;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江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锤状指 弹性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锤状指的弹性外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锤状指术后需将近侧指间关节固定于适当屈曲位,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平伸位或适当过伸位。目前治疗锤状指采用克氏针贯穿固定远指间关节于过伸位,然后在用石膏托固定近指间关节于屈曲位(如图4)。克氏针贯穿固定远指间关节后损伤关节面软骨,如患者为儿童,则还损伤末节指骨骺板,影响指骨的生长发育;且远指间关节绝对固定,不能早期功能练习,致后期关节功能差;而石膏托固定近指间关节多不确实,易松动,致固定效果差,影响手指功能恢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绝对固定近指间关节、弹性固定远指间关节,不损伤关节面软骨及儿童骺板,且远指间关节可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锤状指的弹性外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
一种治疗锤状指的弹性外固定支架,包括克氏针、弹性钢针、长度定位卡子,所述的弹性钢针前部为滑动臂、后部为弹性臂,中部套装有旋转弹性轴,所述的长度定位卡子分别套装于两条滑动臂的头部,所述的弹性指腹托垫装于两条弹性臂的尾部,所述的两条弹性臂的最末端装有宽度定位螺杆,所述的克氏针分别插入位于弹性钢针上的长度定位卡子及旋转弹性轴之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无需石膏托或支具等外固定,不损伤骺板,不损伤关节面软骨,消除了损伤屈腱止点的风险,近侧指间关节绝对固定,牢固可靠,不易松动,远侧指间关节弹性相对固定,背伸力持续存在,可早期行抗阻力主动屈曲功能锻炼,并依靠支架的弹性自动伸直,不会导致肌腱缝合处断裂。且能防止因关节贯穿固定而致的关节软骨退变、关节囊挛缩等继发性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常规内固定示意图。
图中:长度定位卡子1,滑动臂2,旋转弹性轴3,弹性臂4,弹性指腹托垫5,宽度定位螺杆6,克氏针7。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一种治疗锤状指的弹性外固定支架,包括克氏针7、弹性钢针、长度定位卡子1,弹性钢针前部为滑动臂2、后部为弹性臂4,中部套装有旋转弹性轴3,长度定位卡子1分别套装于两条滑动臂2的头部,弹性指腹托垫5装于两条弹性臂4的尾部,两条弹性臂4的最末端装有宽度定位螺杆6,克氏针7分别插入位于弹性钢针上的长度定位卡子1及旋转弹性轴3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见图1,图2,图3,选用直径0.8~1.0mm的克氏针7。分别于中节指骨中段及近节指骨中远1/3处侧方垂直于骨干打入,将选好的滑动臂2安放于手指两侧,长度定位卡子1与克氏针7相连接,暂不固定。旋转弹性轴3与克氏针7连接,并固定。调整长度定位卡子1在滑动臂2上的位置,将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至所需角度后固定长度定位卡子1。再安装弹性指腹托垫5于弹性臂4的尾部。最后安装宽度定位螺杆6。将伤指末节由掌侧向背侧托起至平伸位或适当过伸位。可根据旋转弹性轴3及弹性臂4折弯的角度决定远侧指间关节背伸的角度及力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江,未经李春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6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板材裁切流水线
- 下一篇:可逆环型布料机调流纠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