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7627.4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伯特利树脂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3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断路器盖。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也称为自动空气开关,可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也可用来控制不频繁起动的电动机。它功能相当于闸刀开关、过电流继电器、失压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漏电保护器等电器部分或全部的功能总和,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低压断路器具有多种保护功能(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等)、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高、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所以目前被广泛应用。低压断路器由操作机构、触点、保护装置(各种脱扣器)、灭弧系统等组成。低压断路器的主触点是靠手动操作或电动合闸的。主触点闭合后,自由脱扣机构将主触点锁在合闸位置上。过电流脱扣器的线圈和热脱扣器的热元件与主电路串联,欠电压脱扣器的线圈和电源稳压器并联。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吸合,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主触点断开主电路。当电路过载时,热脱扣器的热元件发热使双金属片上弯曲,推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当电路欠电压时,欠电压脱扣器的衔铁释放。也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分励脱扣器则作为远距离控制用,在正常工作时,其线圈是断电的,在需要距离控制时,按下起动按钮,使线圈通电,衔铁带动自由脱扣机构动作,使主触点断开。
其中所述脱扣器固定在基座上并通过一个操作按钮伸到断路器盖外部、通过继电保护使开关分闸。现有的断路器盖,例如DZ20-100型号断路器盖,如图1所示,该断路器多为塑料热压成型,其上成型有脱扣按钮安装孔10,该安装孔适合于脱扣按钮的安装。但是现有的脱扣按钮安装孔10以及脱扣按钮均为圆形,直径为6mm,比较细小,可防止产生人为的误操作。但是,按钮孔太小,在需要紧急脱扣时挡住手指,使用手指不易按下按钮,即使触到按扭也不易按到脱扣位置,导致断路器无法脱扣。而在紧急情况下,寻找用来按压按钮的细小物品无疑会耽搁宝贵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断路器盖上的脱扣按钮孔太小,挡住手指,不易于按压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适于按压脱扣,能够增加紧急情况下人身及财物的安全的断路器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断路器盖,其上设有适合于脱扣器操作按钮的按钮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安装孔为椭圆形。
所述按钮安装孔的长轴为10-12mm。
所述按钮安装孔的短轴为6-7mm。
所述按钮安装孔的长轴水平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将原DZ20-100型号的断路器盖子上的圆孔更改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短轴长度较短,可以有效地防止产生人为的误操作。而椭圆形长轴的长度增大,增加手指嵌入按钮安装孔的深度,使手指顺利把按钮按到脱扣位置,从而使断路器顺利脱扣。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断路器盖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盖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0-现有技术的脱扣按钮安装孔,20-现有技术的主触电操作机构,1-脱扣按钮安装孔,2-主触电操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断路器盖,其为塑料热压成形,在其中间部位设有断路器操作机构2,并且该断路器盖上设有适合于脱扣器操作按钮的按钮安装孔1,其为椭圆形,即脱扣器操作按钮为与所述按钮安装孔1相同的椭圆形。所述按钮安装孔1的短轴为6mm,防止产生人为的误操作。长轴为10mm,增加手指嵌入按钮安装孔1的深度,使手指顺利把按钮按到脱扣位置,从而使断路器顺利脱扣。其长轴水平设置,与人的手指的操作习惯相一致,有助于对按钮进行操作,使断路器能顺利脱扣,杜绝一切可避免的事故。
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钮安装孔1的长轴还可以为11mm或者12mm;所述按钮安装孔1的短轴还可以为7mm;均可以满足该按钮安装孔1大小适合于手指按压,不在赘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伯特利树脂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伯特利树脂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7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