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回收铅的锰铁矿富集反应炉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47700.8 申请日: 2009-04-15
公开(公告)号: CN201400711Y 公开(公告)日: 2010-02-10
发明(设计)人: 韩江霖 申请(专利权)人: 韩江霖
主分类号: C22B13/02 分类号: C22B13/02;C22B1/02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皓晨;滑春生
地址: 214072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能够 回收 锰铁 富集 反应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锰铁矿富集反应炉,具体是一种能够回收铅的锰铁矿富集反应炉,主要用于对锰铁矿富集冶炼。

背景技术

由于在锰铁矿的原料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铅,由于铅的比重很大,在冶炼过程中铅液向炉底沉积并可能穿透炉底的耐火砖,导致炉体底端的损坏,不仅容易酿成安全事故,而且因修复会增加投资和需要停产,严重地影响正常生产;另外,在锰铁矿中含有的铅和锌容易在冶炼过程中产生“铅锌瘤”,造成反应炉内液态物料的正常流动,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不能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回收铅的锰铁矿富集反应炉,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冶炼过程中铅液向炉底沉积并可能穿透炉底,导致炉体底端的损坏,不仅容易酿成安全事故,而且因修复会增加投资和需要停产,严重地影响正常生产;以及铅和锌容易在冶炼过程中产生“铅锌瘤”,造成反应炉内液态物料的正常流动,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不能正常生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形的炉体,在其顶端设有排烟管和进料口,在该炉体的下部侧面设有空气入口,在靠近该炉体内的底面上方的侧面设有出料口和出渣口,炉体的内衬为耐火砖,在内衬与外壁之间设有骨料层,其特征在于:在距所述炉体内部底面的下方600~800mm处的炉体侧面设有出铅口,该出铅口与设在炉体底部内同一位置的铅回收通道相通,该铅回收通道至炉体内部底面之间由耐火砖砌成,在耐火砖之间留有渗透间隙。

所述的铅回收通道的宽度为5~10mm;所述的渗透间隙的宽度为3~5mm。

所述的出料口和出渣口合二为一,距离所述的炉体内的底面250~350mm。

在所述的炉体中部的周围设有热风围管,所述的空气入口与该热风围管连接。

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后,本实用新型可产生以下技术效果:炉内的铅液通过炉底的铅渗透间隙向下的渗透进入铅回收通道,并通过出铅口流出,实现铅的回收;出料口和出渣口合而为一,比分别设置出料口和出渣口节省一半的现场面积,并且有利于生产现场面积的布置,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炉底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的B-B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筒形的炉体3,在其顶端设有排烟管1和进料口2,在该进料口2上装有填料用的小料钟8和大料钟9,在该炉体3的下部侧面设有空气入口5,在靠近该炉体内的底面13上方的侧面设有合二为一的出料出渣口6,该出料出渣口6距离所述的炉体内的底面250~350mm。炉体3的内衬为耐火砖,在内衬与外壁之间设有骨料层10(参见图2、图3)。在距所述炉体内部底面13的下方600~800mm(优选700mm)处的炉体侧面设有出铅口11,该出铅口11与设在炉体底部内同一位置的铅回收通道7相通,该铅回收通道7至炉体内部底面13之间也由耐火砖砌成,在耐火砖之间留有渗透间隙71。

所述的铅回收通道7的宽度为5~10mm,高度可以是一个耐火砖的厚度或宽度相当;所述的渗透间隙71的宽度为3~5mm。

炉体底面13至出料出渣口6的炉体内壁为圆锥面15,这一部分在工作时存有不流动的铁水,俗称“死铁层”。

一般在炉体3的底部也设有有两层骨料层10(参见图1),铅回收通道7与炉壁相邻处也设有骨料。设置骨料层的目的是防止铅流失。

出铅口11与炉体底面13的距离的确定主要考虑铅的熔点,上述距离太大,铅液沉降到出铅口11时的温度接近于其熔点,流动性变差,不利于铅液的排出。如果该距离太小,铅液沉降到出铅口11时的温度较高,与其他矿物液体的混合度较高,也不利于铅液的分离回收。铅回收的温度选在400-450℃较为合适。

出料出渣口6位于地面12上面,利用锰渣(含锰40%以下)与铁锰水(约含铁90%)的比重差别(锰渣的比重低于锰铁水),分别将二者分离引导到地面上不同的地方进行后续处理。

在所述的炉体3中部的周围设有热风围管4,所述的空气入口5与该热风围管4连接。反应炉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空气)经热风围管4预热后,从空气入口5送入炉体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江霖,未经韩江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7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