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型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8849.8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A·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托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12B9/02 | 分类号: | G12B9/02;G12B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谢志刚 |
地址: | 德国伦***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型壳体
背景技术
由US 2004/019428A1已知一种用于制造由一金属结构元件和一塑料结构制造复合结构元件的方法,其中,将具有至少一个带有至少一个冲裁的边缘区域或一凸缘的表面的金属结构元件与所述塑料结构挤压到一起,其中冲裁的边缘区域或冲裁的凸缘挤入或穿过所述塑料结构中,以便形成一种力锁合或形锁合的连接。
由DE 100 65 219C1已知一种用于制造由具有金属体的塑料结构组成的复合构件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注塑的塑料结构与金属体的拼接通过在拼接工具的触碰面移动合拢时发生的、在塑料结构内部的通口的边缘区域的变形而这样实现的,即,形成持久的形锁合和力锁合的连接。
由US 2005/0035092A1已知一种混合型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基本壳体和一个或多个可分开地承担功能的部件,其中所述部件在基本壳体中通过电子束焊接连接成一气密封闭的混合型壳体,例如用于水下或用于航空或航天器中。
由US 6 743 663B1已知一种用于制造混合型框架或混合型壳体的方法,其中,将具有钎焊和粘接接头的、由金属涂覆的条制成的冲裁网格置入一注塑模具中,并用塑料对其进行包围注塑,从而形成混合型框架或混合型壳体的一壳体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坚固的、密封的、具有可良好地清洁的表面的混合型壳体。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设想,所述混合型壳体具有至少三个不可拆开地相互连接的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壳体外侧上的金属体,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壳体内侧上的塑料注塑件,而第三部件是一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弹性体。第一部件的所述金属体有利地形成混合型壳体的外侧的表面的大部分,例如多于三分之二,并构成一易于清洁的牢固的表面。本来的承载功能在本实用新型中不是通过金属体而是通过设置在混合型壳体内部的塑料注塑件来提供的。所述塑料注塑件局部地通过金属体覆盖,其中第三部件,即所述弹性体一方面可拆开地将金属体固定在所述塑料注塑件上,另一方面密封地封闭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金属体边缘上的划痕和缝隙。
如果在所述混合型壳体中,所述第一部件由至少一个深拉板件形成,则可以实现特别有利的制造。通过这种深拉板件的构型,可以规定的混合型壳体的轮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形式可以设想,第一部件设计成多件式的,第三部件密封地连接第一部件的各部分并在这些连接区域内形成混合型壳体的外表面。第三部件优选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在制造混合型壳体时,所述热塑性弹性体在供应热量的情况下会发生塑性变形,由此可以容易地将其引入塑料注塑件和金属体之间的中间空间内。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优选在冷却后具有弹性的特性,这种弹性的特性允许对第一部件的不同部分上的不同的作用力进行平衡。但所述弹性体另一方面还在其形成混合型壳体的外侧的区域内提供足够的强度,从而在这些区域内的表面也能承受机械载荷或应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可以设想,在第二部件上形成接触突起(Touchiervorsprung),各所述接触突起接触第一部件,并通过所述接触突起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至少部分地由第三部件填充。所述接触突起可以设计成接触凸块、接触肋或其它结构,这种接触突起使得可以通过经由第二部件、即塑料注塑件引入压力而将第一部件置入一注塑模具中的部分向所述注塑模具挤压。由此,一方面将第一部件的组成部分保持在其设定的位置中,另一方面将其这样压入相应地设计的、用于接纳的注塑模具中,即在注塑模具和第一部件的所述部分之间不会留出中间空间。如果现在将第三部件注射到注塑模具中,则它会行进到塑料注塑件和第一部件的所述部分之间的空腔中,并部分地填充所述空腔,但不会到达第一部件的所述部分和注塑模具之间。由此在冷却后,就形成用于连接塑料注塑件和金属体的弹性体,但在形成混合型壳体的外侧的金属表面上没有弹性体残余物。例如由于要去除这种弹性体残余物而进行的后加工可以省去。这里注塑模具设计成,使得弹性体的对形成混合型壳体的外表面有所贡献的部分构成通过第一部件形成的外侧的平坦的、无台阶的延续部。在将第一部件向注塑模具挤压时,接触突起部分地塑性变形。所述接触突起这样设置在第一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塑料注塑件上,即,所注射的第三部件,即弹性体可以绕过所述接触突起流动并完全并不会形成气泡地填充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的中间空间。所述接触突起优选设置在第一部件的深拉板件的边缘区域内,因为在所述边缘区域内所注射的弹性体物质进入深拉板件和注塑模具之间的中间空间的流动可以通过引入挤压力而特别有效地避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托股份公司,未经特斯托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8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