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防元件突返的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8980.4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0 | 分类号: | H01L21/60;H01L23/60;H01L23/64;H01L29/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元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元件突返的电路,尤其是有关于一种避免放电用的N型晶体管基板对其寄生双极晶体管导通时预防元件突返的电路。
背景技术
一些电路在操作时必需外加高压或是内部产生高压给电路内部使用,当操作完毕电路内部高压必须要做放电的动作,当在放电时有可能引起放电元件产生突返(snapback)。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其能在元件做放电动作时,预防突返以避免元件烧毁发生。
如图1所示,N通道MOS晶体管10中以漏极区17作为集电极N+,源极区作为发射极N+以及半导体基板11作为基极来寄生形成双载子晶体管(BJT)16。
如图2所示的,当该N通道MOS晶体管10处于导通的状态,可能形成如图2的该双载子晶体管(BJT)16的正反馈电路。
亦即,(1)在漏极区17附近的空乏层加速的电子,在空乏层内引发雪崩倍增,而产生电子、空穴;(2)该空穴在该半导体基板11内流动产生基板电流;(3)该基板电流在该半导体基板11内产生电位梯度,使基板11电位上升;(4)使该源极区14/基板11间顺向偏压;(5)从源极区14将电子植入该半导体基板11;(6)所植入的电子到达漏极区17,并再次引起雪崩倍增。由于(1)~(6)正反馈的形成,大电流使装置被破坏。
NPN双载子晶体管(BJT)16是因两个N+扩散层靠近而寄生的,若一N+是接到VDD,另一N+接到VSS,就会在VDD与VSS间产生一寄生的元件。这双载子晶体管(BJT)16元件随着间距的缩小会具有更高的增益及更佳的双载子晶体管特性。当ESD电压跨在VDD与VSS之间时,这寄生的双载子晶体管也容易因突返击穿(snapback breakdown)而导通。
由于寄生的NPN双载子晶体管(BJT)16在IC内部布局中都只具有很小的面积,因此这寄生的NPN双载子晶体管(BJT)16一旦被电压所击穿而导通,很容易就会烧毁,而在VDD与VSS之间造成永久的短路破坏现象,这种破坏更常见于深次微米的CMOS IC之中。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出一种预防元件突返的电路,尤其是有关于一种避免放电用的N型晶体管基板对其寄生双极晶体管源极端导通时预防元件突返的电路,其可改善公知技术中寄生双极晶体管导通造成永久的短路破坏的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放电时可避免放电用的一N型晶体管基板对其寄生双极晶体管源极端导通时突返的电路,该电路包含一N型晶体管,并以其漏极区作为该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其源极区作为该双极晶体管的发射极,以及一半导体基板作为该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寄生形成一双极晶体管。该电路还包含一阻抗元件,该阻抗元件耦合于该N型晶体管源极端。
其中,该阻抗元件被选择一特定值使该寄生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及发射极间的半导体界面无法导通。
其中,较佳的,该阻抗元件为一电阻;
其中,较佳的,该阻抗元件为一P型晶体管;
其中,较佳的,该P型晶体管通过一第一开关耦合至该N型晶体管的源极;
其中,较佳的,该N型晶体管的漏极进一步通过一第二开关耦合至地;以及
该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由二个不重复的脉冲信号所控制。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附图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N型晶体管及其寄生双极晶体管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寄生的双载子晶体管的正反馈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4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10、30N通道MOS晶体管
11、31基板
14、34源极区
16、36双载子晶体管
17漏极区
33栅极区
38阻抗元件
401P通道MOS晶体管
CLK402/CLK403脉冲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下列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及其连结关系,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群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8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