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震自动救生床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49039.4 申请日: 2009-04-04
公开(公告)号: CN201468608U 公开(公告)日: 2010-05-19
发明(设计)人: 王文锡 申请(专利权)人: 王文锡
主分类号: A47C17/00 分类号: A47C17/00;A47C19/22;A47C17/8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50057 河北省石家***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地震 自动 救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地震自动救生床属于地震安全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它是将一张睡觉用的床同两个特制的储物橱、承重板和防护盖板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平时这一组家具可供睡眠、休息和储存物品使用,不影响普通居室内家具的布局和瞻观,一旦地震发生时,它可以自动组成一个闭合的空间,将床体罩起来,可使睡在床上的人免受房屋倒塌而造成人的人身伤害,耐心等待外来的救援。

背景技术:

在我国,强烈地震时有发生,邢台、唐山、汶川大地震使几十万人在瞬间死亡,使几十万人受伤,有的人变成了终身残疾,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每个人都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地震的灾难会发生在自己的头上。虽然国家地震局也可做出一些地震预报,但准确率偏低,即使预报出将要发生地震,也不知道具体的地震时间和震级,所以,地震发生的突然性使广大居民防不胜防,尤其在夜晚睡眠时间,当房屋突然剧烈摇晃时,屋内一片漆黑,就是打开电灯,也会由于变压器、电杆受损而断电;再向室外逃跑时,又可能会因为门子被挤压变型而打不开;即使跑到室外,也可能由于院内空地太小,脱离不开房子倒塌而压砸的范围,也得不死即伤。况且,如果有老人、孩子、患病者、孕妇的家庭,还要扶老携幼一块出逃,如果发生六级以上地震,地面左右摇晃、上下颠簸,就连青壮年都走不了路,何况还要扶老携幼向外逃命,所以有时根本连屋也出不了,房子就倒塌了,所以,每次地震都会伤亡惨重。如果选择在室内躲避到大件家具下面,有时即使侥幸活命,在等待救援的几天内,也会发生喝死、饿死、冻死、失血致死、伤口发炎、病死的现象。想要建造抗8级以上地震的房屋,让所有居民都住进去,国家、个人的财力在近期难以做到。因此,要想在现有住房抗震性能的前提下,确保发生地震房屋倒塌后,房屋主人不被砸伤或砸死,在房屋倒塌后,困在废墟中,等待求援的漫长时间内不被喝死、冻死、饿死、疼死,制造一种地震自动救生床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自动救生床,它是将一张特制的睡觉用的床和两个特制的储物橱、承重板及防护盖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承重板和床的左侧床帮固定联结在一起,承重板的上部设有用合叶同承重板相联结的防护盖板。当平时不地震时,将它们当做普通家具使用,将床的左侧同承重板放在贴墙的位置,将一个储物橱面向床前端并和床前帮固定联结在一起,当做床的靠背使用,将另一个储物橱背面贴墙放于床后部,它的一个角用合叶与床相联结也当做储物橱使用,这样放置,适合普通居室内的家具排列布局,不减少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由于承重板和它上部的防护盖板贴墙置放,故不会过多占用室内的空间。平时,无地震发生时,主人可以躺在床上睡觉或休息,一旦地震发生,房屋、家具晃动起来,这个地震自动救生床可自动将床后部贴墙置放的储物橱转动到靠紧床后帮的位置,并和床后帮锁定到一起,并自动将贴墙置放在承重板上端的防护盖板放倒,使防护盖板的两端搭到靠紧床前、床后两帮的二个储物橱的顶上,并被储物橱锁紧,将床和床上睡觉的人一同罩起来,可避免床上的人受到地震房屋倒塌的坠落物的砸压。由于床前部的储物橱和床后部的储物橱内预先存放着用于地震自救而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如饼干、罐头、饮用水、手电筒、手机、喊话筒、收音机、马桶等用品,况且床上还有使用的被褥,这就可使被压在地震废墟下的人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生活多日,耐心等待外来人员的营救。尤其是有老、弱、病、残、幼、孕者的家庭,更适合使用这种地震自动救生床。

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用角钢、铁板、弹簧等制成一个坚固的床体(1),及一个坚固的床头橱(16)和坚固的床尾橱(18),一个承重板(5)和一个防护盖板(8),床体的大小可以是一个单人床或者是一个双人床,这里以制做一个双人床体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叙述:

附图说明

附图1(见说明书附图第一页上图)右视图(平视),地震自动救生床日常使用(展开)状态。

附图2(见说明书附图第1页下图)俯视图,地震自动救生床日常使用状态。

附图3(见说明书附图第2页左上图)前视图(剖视)水泥球(27)放置于球体置放勺(46)上。

附图4(见说明书附图第2页右上图)后视图,地震自动救生床日常使用(展开)状态。

附图5(见说明书附图第2页下图)仰视图,床尾橱位置固定销(61)处于三角形体(66)后面的倒凹处。

附图6(见说明书附图第3页上图)前视图,水泥球(27)向顺时针方向挤压水泥球下落挤压掌(48),钢丝线(57)被曲杆从钢丝线通过孔(58)内拉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锡,未经王文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9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